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宿熯塘村赏析

宿熯塘村

宋 · 吕南公
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
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
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
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
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
阳光向馀霞,畏虎先掩扉。
系马就屋尾,解冠挂门眉。
怡声问前程,乞火照寝衣。
夜半雨忽恶,长雷撼坤维。
奴仆亦睡觉,雨泻百箭驰。
草草卷席避,倚墙愿晨鸡。
故园岂无情,一梦不可期。
我有三亩宅,比邻勇锄犁。
何曾问三旌,自足了四时。
不肯卧寂寂,亦来走栖栖。
幸无王事驱,或是奇鬼欺。
咄咄复咄咄,生平笑狂痴。
明朝遇清溪,莫洗脚上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陌生村落中夜宿的经历,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尽日绕冈岭,孤征凌险巇”展现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崎岖山岭间跋涉的景象,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接着,“春风处处豪,游子行安之”则以春风喻示旅途中的希望与温暖,游子虽行路艰难,但内心仍怀有乐观与坚韧。

“过午或未饭,人烟信遐稀”描述了游子在午后尚未觅得食物,而四周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体现了旅途的艰苦与寂寞。然而,当夜幕降临,游子投宿于熯塘村,“暮投熯塘村,正见牛羊归”这一句通过牛羊归家的温馨画面,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图景。

随后,“黯黯乱山腹,茅庐压笆篱”描绘了夜晚村庄的景象,山峦起伏,茅屋低矮,篱笆环绕,营造出一种质朴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阳光向馀霞,畏虎先掩扉”表现了游子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警惕,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安全的重视。

“系马就屋尾,解冠挂门眉”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村中住宿的情景,他将马匹系在屋后的角落,将帽子挂在门框上,这些细节描绘了游子对生活琐事的细心与适应。接下来,“怡声问前程,乞火照寝衣”则体现了游子与村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他在询问明日行程的同时,也请求借火光照亮寝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

“夜半雨忽恶,长雷撼坤维”描绘了夜晚突然来临的恶劣天气,雷声轰鸣,风雨交加,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紧张与不安的画面。接着,“奴仆亦睡觉,雨泻百箭驰”进一步强调了风雨的猛烈,连同村民也在睡梦中被惊醒,雨水如箭般倾泻而下,增加了情境的紧迫感。

“草草卷席避,倚墙愿晨鸡”表现了游子在恶劣天气下的应对策略,他迅速收拾铺盖,寻找避雨之处,并期待着晨鸡报晓,以期天明后能继续旅程。最后,“故园岂无情,一梦不可期”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无奈,即使梦回故里,也无法实现。

“我有三亩宅,比邻勇锄犁”描绘了游子对于自己理想家园的憧憬,他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与邻居共同耕作,享受四季更迭带来的自然之美。然而,“何曾问三旌,自足了四时”表明了他对官场功名的淡泊,认为满足于田园生活,就已经足够度过四季。

“不肯卧寂寂,亦来走栖栖”体现了游子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孤独与寂寞,也不愿沉沦,而是选择走出家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乐趣。最后,“幸无王事驱,或是奇鬼欺”表达了对官府压迫的反感,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敬畏。

“咄咄复咄咄,生平笑狂痴”是游子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他以“咄咄”之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讽刺,同时以“笑狂痴”自嘲,展现出一种豁达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明朝遇清溪,莫洗脚上泥”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游子希望在明天的清晨,能够遇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洗净旅途中的疲惫与尘土,以清新之姿迎接新的一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景,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