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岁余在京师乡人陈景回自南来弃其官得太子中允景回旧有地在蔡今将治园囿于其间以自老余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今景回欲余诗遂道此意景回志余言异日可以知余之非戏云尔
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
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
吾今隐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
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边隅。
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
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追黄狐。
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注释
阳:山的南面。腴:肥沃。
鲤鱼:一种淡水鱼。
富者众:富人众多。
蹙:紧密,聚集。
鄙且愚:卑微无知。
妻孥:妻子和孩子。
濡:湿润。
夭扎:困苦,疾病。
衣冠:士人的代称。
蔡:地名,上蔡。
无边隅:广大无边。
劬:劳苦。
李斯:秦朝丞相。
牵犬追黄狐:比喻追求高位或权力。
足老:足以养老。
翻译
岷山之阳土肥沃,江水清澈多鲤鱼。古人住此富人多,我却厌倦想搬家。
平原似手握,山水紧簇,怕后代子孙卑微无知。
遍游天下,最爱嵩山,于是想买地安家与妻儿。
晴朗原野一眼望不到头,山色映照大地,光芒湿润。
百姓生活悠闲无疾苦,士人显贵,气度非凡。
我如今隐居无所求,再过十年,此愿不可无。
听说你厌倦了蜀地乐事,蔡地占地广大无边。
草深林广,足够狐狸兔子栖息,水田种植,陆地收获,生活无忧。
谁料李斯曾受秦王宠爱,却未能如愿牵犬猎狐。
如今你南下已近暮年,不久将见嵩山少室成为我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岷山之阳的土地适宜耕种,而江水清澈且富饶,有着丰盛的鱼类资源。
"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人们在此安居乐业、积累财富的历史,自己却感到厌倦和疲惫,想要改变现状,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 这两句通过对地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世代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看似愚昧无知的担忧。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在游历世界后,最终选择了嵩山作为心仪之地,想要在这里为家人购买土地,安顿家庭。
"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 这几句描绘了一片开阔的原野,无边际的景致,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吾今隐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当前尚未找到归隐之地的现状,并且强调在未来十年内,这样的地方是必需的。
"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边隅。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 这几句通过听闻友人在蜀地的生活体验,表达了对那片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安宁。
"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追黄狐。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李斯的故事进行引用,以及对友人的告诫,表达了对于年龄增长、生活选择的反思,以及希望在嵩山找到自己的归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态。诗人在追求内心平静的同时,也在寻找一个可以安顿身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