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观地狱图赏析

观地狱图

唐 · 贯休
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
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拼音版原文

ééfēijiànyǒushùkānpān
shǒuzhērénxīnděngxián

zhōuwángyìngwèixuěbáizuòyán
jìnkōngtánzhǐmángmángchénshìjiān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峻。
剑阁:古代地名,以险峻著称。
树:指某一具体树木。
堪:能,可以。
佛手:佛教中的象征,比喻慈悲或保护。
遮不得:无法阻挡。
人心:人的内心。
等闲:寻常,轻易。
周王:古代中国的君主,这里可能代指最高统治者。
未雪:还未下雪,暗示时令或环境。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此处可能象征历史人物。
作何颜:露出何种表情。
尽日:整天。
空弹指:徒然弹指,表示无能为力。
茫茫:广大无边。
尘世间:世俗世界。

翻译

高峻的并非剑门关,有一棵树却难以攀登。
佛手也无法遮挡,人心却仿佛平常般容易动摇。
周王应该还未见到雪,白起会露出怎样的表情呢?
整天只是徒然弹指,在这广阔无垠的尘世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观地狱图》,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一幅描绘地狱情景的画作进行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人世间疾苦和佛法的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

首句“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画中地狱的情景,山岩陡峭如同利剑,无处可攀,传达出一种绝望和恐怖的氛围。

接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诗人通过佛手无法遮盖的地狱之大,反衬出人心的平静无波,这里或许隐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一方面是内心的平和淡定,另一方面则是不为外界所扰。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此句引用历史事件,周王(指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未雪即知天下太平,是因为他德泽所被,人心归向。而白起,唐朝名将,以残酷著称。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德与暴的不同结果。

最后,“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整天空闲弹奏琴瑟,却难以超越尘世的束缚。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红尘俗世的淡泊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观赏地狱图,触发了诗人对于生命、苦难以及佛法等深层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贯休在宗教哲学方面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