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异兽图
仲尼删书述禹贡,九州无过万里程。
抟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贡召公惧,作书训戒尤谆谆。
周史独著王会篇,睢盱百怪来殊庭。
载笔或是誇卓荦,传久孰辨伪与诚?虽然宇宙亦何尽,环海之外皆生人。
阴阳变幻靡不有,异物非异亦非神。
曾闻汉朝进扶拔,唐时方贡来东旌。
壹角马尾出绝壁,绿毛忽向人间行。
近代所闻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徵。
今之画者何所似,毋乃诞漫不足评。
考古图记岂必合,任情意造皆成形。
画狐似可作九尾,赤首圜题随丹青。
呜呼,孰谓解衣盘礡称良史,不识驺牙与麟趾。
拼音版原文
鉴赏
归有光的这首《题异兽图》通过对古代《山海经》中的奇异生物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和艺术创作的思考。他首先提及《山海经》中的怪兽种类繁多,暗示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丰富。接着,诗人引用孔子删书和禹贡九州的典故,强调了古代地理知识的局限,以及对远方异兽的怀疑态度。
诗人质疑某些传说的真实性,如青羌抟木升天的故事,认为伯益所述可能并非事实。他还提到召公的训诫和周史的王会篇,指出历史记载可能存在夸饰和虚构。然而,诗人并不完全否定异兽的存在,而是认为宇宙广大,异物并非全然超自然。
诗人以汉朝和唐朝异兽进贡为例,说明这些奇异生物并非仅限于古代,也存在于近世。他对画师们的创作提出疑问,认为他们是否准确反映了异兽的形象,还是过度夸张或凭个人想象。最后,他感叹那些自称“良史”的人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异兽的象征意义,比如驺牙和麟趾。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艺术的交织,探讨了对异兽的认知与描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献与艺术表现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词语解释
百怪的意思:(1).多种怪异。 汉 王充 《论衡·订鬼》:“人之且死,见百怪。” 宋 苏辙 《和子瞻泗州僧伽塔》:“蛟龙百怪不敢近,迴风倒浪归无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后舟载者俱见海神百怪,攀船而上,以经轴为求。”(2).各种奇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变幻的意思:[释义](动)不规则地改变。 [构成]并列式:变+幻 [例句]风云变幻。(作谓语)变幻莫测。(作主语)[同音]变换...
伯益的意思:(1). 舜 时 东夷 部落的首领,为 嬴 姓各族的祖先。相传 伯益 助 禹 治水有功, 禹 欲让位於 益 , 益 避居 箕山 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竹书纪年》卷上:“﹝ 夏 帝 启 ﹞二年, 费侯 伯益 出就国……六年, 伯益 薨,祠之。”(2). 晋 鼓吹曲名。 傅玄 制。见《晋书·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伯益》。...
不足的意思:[释义](1) (形)不充足;不满(指数目)。 (2) (动)不值得。 (3) (动)不可以;不能。 [构成]偏正式:不〔足 [例句]先天不足。(作谓语)不足挂齿。(作谓语)不这样做;就不足说明问题。(作谓语)[反义]充分、有余...
不有的意思:◎ 不有 bùyǒu[be without;do not have;heve not;there is no (not)] 没有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成形的意思:◎ 成形 chéngxíng(1) [take shape]∶形成正在成形的思想之新奇简直使他大吃一惊(2) [form;shape](3) 排列成一定形式或形状使玻璃成形(4) 医学上指具有正常的形状大便成形(5) 医学上指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成形外科骨成形术...
诞漫的意思:(1).遍布;蔓延。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子》:“清风奋扬,休徵诞漫,太平之萌,昭验已著。”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而怪奇可喜之论,各师异见,皆自名家者,诞漫於中国。” 清 汪懋麟 《题马季长集后》诗:“放狗逐糜原诞漫,鼓琴吹笛总玄虚。”(2).广阔无垠貌。 宋 欧阳修 《游鯈亭记》:“ 江 出 荆州 ,合 沅 湘 合 汉 沔 以输之海,其为汪洋诞漫蛟龙水物之所凭。”(3).放浪。 唐 元结 《自释》:“直荒浪其情性,诞漫其所为。”(4).虚妄。 明 归有光 《题异兽图》诗...
丹青的意思:[释义](名)〈书〉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构成]并列式:丹+青 [例句]他擅长丹青。(作宾语)...
底贡的意思:进贡。《书·禹贡》:“惟箘、簵、楛,三邦底贡,厥名。” 孔 传:“三物皆出 云梦 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其名天下称善。”底,一本作“ 厎 ”。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通外民之底贡,会南藩之述职,故宾礼蕃焉。”...
方贡的意思: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周礼·夏官·怀方氏》:“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诗:“传詔收方贡,登车著赐衣。” 宋 曾巩 《赐高丽诏》:“而尔东国之君,款诚内附,数遣使者,乘不测之川,献其方贡。”...
扶拔的意思:即符拔。兽名。《后汉书·章帝纪》:“ 月氏国 遣使献扶拔、师子。” 李贤 注:“扶拔,似麟无角。”参见“ 符拔 ”。...
怪来的意思:(1).惊疑。 唐 王维 《班婕妤》诗:“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在春园里,花间笑语声。” 宋 杨万里 《紫宸殿拜表贺雪》诗:“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2).难怪。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宋 许棐 《访潘叔明》诗:“怪来几案无寒色,春在题诗卷子中。”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怪来喜鹊迎头噪, 济 上如今有故人。”...
何以的意思:[释义](1) (代)〈书〉用什么。何以教我。(作状语) (2) (代)为什么。既经说定;何以变卦?(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何|以...
何所的意思: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环海的意思:(1).四周的大海。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僕闻狂士之行有三,窃尝志之,其奇者,则以紫天为宇,环海为池,倮身大笑,被髮行歌。” 唐 李白 《明堂赋》:“流辟雍之滔滔,像环海之汤汤。” 王琦 注:“ 李善 《文选》注:‘《三辅黄图》曰:明堂辟雍,水四周于外,象四海也。’”(2).四海,普天之下。《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覆簣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天人合庆,日月扬光,环海之间,含生之类,欢欣踊跃,以歌以舞。” 明 海瑞 《启史方斋琼州知府》:“...
或是的意思:(1).或许;也许是。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 宋 苏轼 《九日次定国韵》:“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騶。”(2).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水浒传》第五五回:“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如‘云淡风轻近午天’此等句法自然容易见好,若变为‘风轻云淡近午天’,则虽有好句,不夺目矣。况‘风轻云淡近午天’七字之中,未必言言合律,或是阴阳相左,或是平仄尚乖,必须再易数字,始能合拍。”...
角马的意思: 角马(Gnu,学名Connochaetes),也叫牛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属于牛科的狷羚亚科的角马属。角马属有两种,白尾角马和斑纹角马。中文学名:角马拉丁学名:Connochaetes界:动物界科:牛科...
近代的意思:[释义](1) (名)过去距离现代较近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十九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近代史。(作定语) (2) (名)指资本主义时代。 [构成]偏正式:近(代 [反义]远古...
九州的意思:[释义](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构成]偏正式:九(州...
九尾的意思:(1).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北齐书·文宣帝纪》:“禎符显见,史不停笔,既连百木,兼呈九尾。”《隋书·音乐志中》:“朱雀降,黄玉表。九尾驯,三足扰。化之定,至矣哉!”(2).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施氏 惑主工於九尾,杀人毒於两头。”(3).泛指妖狐。《剪灯馀话·胡媚娘传》:“九尾尽诛,万劫不赦。 耀州 衙速令清净, 新郑 驛永絶根苗。”...
绝壁的意思:◎ 绝壁 juébì[precipice]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泊绝壁之下。悬崖绝壁...
考古的意思:[释义](1) (动)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经考古发现;西南一带又有新出土文物。(作谓语) (2) (名)指考古学。考古学家。(作定语) [构成]动宾式:考|古...
可作的意思:再生;复生。《国语·晋语八》:“ 赵文子 与 叔向 游於 九原 ,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韦昭 注:“作,起也。”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逝者如可作,揆子慕周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噫! 元 人可作,当必貰予。”...
里程的意思:◎ 里程 lǐchéng(1) [milage]∶行程(2) [course of development]∶比喻过程曲折的里程...
良史的意思:(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左传·宣公二年》:“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 刘向 、 扬雄 博极羣书,皆称 迁 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2).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麟趾的意思:(1).麟足。《汉书·武帝纪》:“詔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 渥洼水 出天马, 泰山 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获白麟,有马瑞,故改铸黄金如麟趾褭蹏以协嘉祉也……’ 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马蹏之形以易旧法耳。”后以之为金锭的名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八:“麟趾褭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2).《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郑玄 笺:“喻今公子亦信厚,与礼相应,有似於麟。”后...
马尾的意思:(1).马的尾巴。《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轂。”《后汉书·公孙述传》:“ 汉 ( 吴汉 )堕水,缘马尾得出。” 唐 李贺 《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2).菼的别名。《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 郑玄 笺“菼,薍也” 三国 吴 陆玑 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鋭而细。 扬州 人谓之马尾。”(3).草名。(4).指 马尾港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东南 闽江 口内。1884年( 光绪 十年) 中 法 ...
孟浪的意思:[释义](形)〈书〉鲁莽。联绵式。...
岂必的意思: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情意的意思:[释义](名)对人的感情。 [构成]并列式:情+意 [例句]二人情意深厚。(作主语)[同音]情谊、情义...
青羌的意思:(1).指东方。《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高诱 注:“ 青羌 ,东方之野也。”(2).古代西南地区 羌 族的一支。服饰尚青色,故称。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突将、无前、 賨叟 、 青羌 、散骑、武骑一千餘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鋭。”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移 南中 劲卒 青羌 万餘家於 蜀 。为五部。” 唐 杜甫 《秋风》诗之一:“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 青羌 连 白蛮 。”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
任情的意思:◎ 任情 rènqíng[let oneself go] 尽情;任意;自由任情歌唱...
人间的意思:[释义](名)人类社会。 [构成]偏正式:人(间 [例句]人间乐园。(作定语)[反义]天上...
删书的意思:孔子 删订《尚书》之说。据《尚书璿玑钤》称: 孔子 得 黄帝 玄孙 帝魁 之《书》,至 秦穆公 为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又据《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纬》云: 孔子 得 帝魁 之《书》三千三百三十篇,删定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 之 刘歆 、 班固 、 扬雄 , 唐 之 孔颖达 等均尊信 孔子 删《书》之说,以为《尚书》源于古代史官,经 孔子 删次成书。但此说后世多有疑议,认为《书纬》及 司马贞 所引《...
山海的意思:(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
生人的意思:[释义](1) (动)(人)出生。他是1949年生人。(作谓语) (2) (名)不认识的人。 [构成]偏正式:生(人...
时方的意思: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史牒的意思:亦作“ 史谍 ”。犹史册。《晋书·隐逸传·辛谧》:“ 伯夷 去国, 子推 逃赏,皆显史牒,传之无穷。”《陈书·高祖纪上》:“既景焕於图书,方葳蕤於史谍。” 宋 王安石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壮志异时开史牒,妙龄终日对书龕。” 清 唐孙华 《读柳诗》诗:“流传入史牒,后人争詆諆。”...
殊庭的意思:(1).异域。指仙人的居处。《史记·孝武本纪》:“上亲禪 高里 ,祠 后土 。临 渤海 ,将以望祠 蓬莱 之属,冀至殊庭焉。”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殊庭者,异也,言入仙人异域也。” 宋 司马光 《读<汉武帝纪>》诗:“上药行当就,殊庭庶可期。”(2).旅馆。 唐 严武 《酬别杜二》诗:“并向殊庭謁,俱承别舘追。” 仇兆鳌 注:“殊庭、别舘,中途止宿之所。”...
睢盱的意思:(1).浑朴貌。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鸿荒朴略,厥状睢盱。” 唐 柳宗元 《惩咎赋》:“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驳诡而怀私。”(2).睁眼仰视貌。 汉 张衡 《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拔扈。” 唐 柳宗元 《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孙文定》:“道遇一长人如方相状,目睢盱可畏,直前欲搏之。” 章炳麟 《总同盟罢工论序》:“一国罢工,他国睢盱而起,亦无忧于外患,如是则政府崩,豪民溃,阶级堕,资用散,生分均,而天下始玄...
虽然的意思:[释义](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这件事~小,但要认真对待,马虎不得。 [构成]附加式...
所闻的意思: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图记的意思:(1).方志。 唐 韩愈 《黄陵庙碑》:“庭有石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考图记,言 汉 荆州 刘表 景昇 之立。”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 修 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2).印章的一种。《清会典·礼部九·铸印局》:“凡印之别有五:一曰寳,二曰印,三曰关防,四曰图记,五曰条记。”按, 清 代图记,铜质直纽方形,为领队大臣、八旗佐领等官所用。私人印于书籍帐册之章,亦称图记。但不拘形式,不限于铜铸。(3).犹图谶。 清 顾炎武 《春半》诗:“ 汉 道昔中微, 白水 应图记。”(4).标志...
往往的意思:[释义](副)常常,每每(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构成]重叠式 [例句]有些事往往想不到。(作状语)[同音]惘惘...
王会的意思: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 成周 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 孔晁 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宋 黄庭坚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 石渠 。” 明 徐孚远 《在交日久传语日变》诗:“虽然 周 室非全盛,王会开时 南海 清。” 清 王韬 《变法中》:“虽疆域渐广,而登王会、列屏藩者,不过东南洋诸岛国而已。”...
呜呼的意思:[释义](1) (叹)〈书〉表示叹息。 (2) 指死亡。他一命呜呼。(作谓语) [同音]乌乎、乌呼...
毋乃的意思:(1).莫非;岂非。《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 袁枚 《新齐谐·百四十村》:“ 周叟 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2).犹无奈。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无过的意思:(1).没有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记·蒙恬列传》:“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文献通考·经籍五》:“诗发乎情者也,而情之所发,其辞不能无过。”(2).没有超过。《史记·苏秦列传》:“夫挟彊 秦 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金史·乐志上》:“所以承天,无过乎质。天其祐之,惟精惟一。”(3).不外乎,只不过。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元 无名氏 《冯...
昔年的意思:◎ 昔年 xīnián[in former years] 前几年;从前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西旅的意思:(1).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名。后亦泛指少数民族。《书·旅獒》:“ 西旅 献獒。” 孔 传:“ 西戎 远国贡大犬。” 孔颖达 疏:“西方之 戎 有国名 旅 者。”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目无 先零 ,气射 西旅 。”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贡獒 西旅 四夷宾,作詶犹烦保傅臣。”(2).通往西方国家的道路。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训戒的意思:见“ 训诫 ”。...
意造的意思:凭想象力创作。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异物的意思:◎ 异物 yìwù(1) [rarity]∶珍奇的东西。特指稀有的美事(2) [foreign matter;foreign body]∶不同之事;其他事物。亦指其他事因异物误入气管后要立即请医生帮助取出(3) [dead person;ghost]∶指死去的人化为异物...
异名的意思:(1).名称不同。《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别而言之,则鬚眉异名;合而説之,则体之一毛也。”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2).别称,别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浊水 即 白水 之异名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3).指人的外号。《水浒传》第三七回:“因此人起他一箇异名,唤做 浪裡白跳 张顺 。”...
亦何的意思: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以至的意思:◎ 以至 yǐzhì(1) [down to;up to]∶表示延伸以至诸峰之顶。——宋· 沈括《梦溪笔谈》以至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2) [so that…,to such an extent as to ]∶表示结果她愈陷愈深以至不能自拔...
阴阳的意思:◎ 阴阳 yīn-yáng(1) [ 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a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阴阳易位。——《楚辞...
宇宙的意思:◎ 宇宙 yǔzhòu(1) [in the universe](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载笔的意思:(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颖达 疏:“史,谓国史,书録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从知蒐猎关戎政,载笔还须付 马 枚 。”(2).借指史官。《新唐书·褚遂良传》:“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宋 苏轼 《赐翰林学士中大夫兼侍读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卿学世其家...
仲尼的意思: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仲尼 ,请行。”《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 仲尼 叙帝王之书。” 明 顾绛 《述古》诗:“ 仲尼 贵多闻, 汉 人犹近古。”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
周史的意思:(1). 周 代的史籍。《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 氏世典 周 史。”(2). 周 代的史官。特指 老子 ,因其曾为 周 之守藏史、柱下史。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诗:“不因杖屨逢 周史 , 徐甲 何曾有此身?” 宋 范仲淹 《礼义为器赋》:“ 宣尼 始问於 周史 ,雅契求新; 晋文 首定於 襄王 ,允符先利。”...
驺牙的意思:兽名。即驺虞。《史记·滑稽列传》:“ 建章宫 后閤重櫟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 武帝 往临视之。问左右羣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於是 朔 ( 东方朔 )乃肯言,曰:‘所谓騶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騶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騶牙。’” 明 归有光 《题<异兽图>》诗:“呜乎,孰谓解衣盘礴称良吏,不识騶牙与麟趾。”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博物》但解辨鼮鼠,《搜神》或诧名騶牙。”参见“ 騶虞 ”。...
谆谆的意思:◎ 谆谆 zhūnzhūn[earnestly and tirelessly] 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谆谆教导...
卓荦的意思:◎ 卓荦 zhuóluò(1) [outstanding] 卓越,突出卓荦诸夏,兼其所有。——班固《两都赋》博闻强记,奇异卓荦。——《三国志·陈矫传》(2) 也作“卓跞”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孔融《荐弥衡表》...
作书的意思:(1).谓作典册。《国语·楚语上》:“ 武丁 於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2).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或策。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3).创制文字。《韩非子·五蠹》:“古者 苍頡 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 苍頡 固以知之矣。”(4).写信。《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作书与魴鱮,相教慎出入。”《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唐 李善 注:“太祖遣 徐劭 孙郁 至 吴 ,将军 石苞 令 孙楚 作书与 孙...
山海经的意思:(1).书名。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 战国 时期, 西汉 初又有所增删。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部族、物产、草木、鸟兽、祭祀、医巫、风俗等,内容多怪异,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地材料,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2).喻指漫无边际的谈说。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夏天, 大保 放暑假回来,不是他们总在一起玩玩笑笑, 荷香 不是顶喜欢 大保 说‘山海经’吗?”《人民日报》1955.1.12:“在生产时间,别人都聚精会神注意机器,她却东奔西跑找人谈‘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