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端溪入羚羊峡
清 · 胡慎仪
西行过端溪,放棹入谷口。
千峰叠回环,一水何深浏。
沿津三五家,寥落依山阜。
岩石凌空虚,相对如配偶。
老坑生奇质,鬼神日夕守。
鸲鹆眼难逢,蕉叶贵清厚。
造琢付词人,文光直射斗。
龙蛇惊毫端,烟云泼墨后。
举目眺两崖,苔铺虎豹走。
俯耳聆渚宫,风激冯夷吼。
山川爽襟怀,笔砚吾良友。
对此融心神,萧然出尘垢。
孤鸿一声来,魆地乡心陡。
千峰叠回环,一水何深浏。
沿津三五家,寥落依山阜。
岩石凌空虚,相对如配偶。
老坑生奇质,鬼神日夕守。
鸲鹆眼难逢,蕉叶贵清厚。
造琢付词人,文光直射斗。
龙蛇惊毫端,烟云泼墨后。
举目眺两崖,苔铺虎豹走。
俯耳聆渚宫,风激冯夷吼。
山川爽襟怀,笔砚吾良友。
对此融心神,萧然出尘垢。
孤鸿一声来,魆地乡心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至端溪,乘舟进入羚羊峡的景象。他赞赏峡谷中千峰回环,水流深邃,沿途仅有零星几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下。山石奇特,仿佛与天空相依,老坑中的矿石质地非凡,令人联想到鬼神守护。诗人对端溪的奇石和蕉叶的赞美,暗示其艺术价值,认为它们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使得笔下的文字光彩照人,如同龙蛇舞动,烟云缭绕。
诗人抬头远望,两侧崖壁上青苔如虎豹奔腾;侧耳倾听,江面风声如冯夷怒吼。这壮丽的山水让人心胸开阔,笔砚成为他的亲密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心灵得到净化,超脱世俗。最后,孤鸿的鸣叫唤起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整个旅程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共鸣。胡慎仪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羚羊峡的自然之美及其对个人心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