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士俞方塘
宋 · 江恺
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
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
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
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方塘:指池塘。鉴:镜子。
方诸:古代传说中的明镜,能照见人心。
心:内心。
相形:比较。
论心:评价内心。
以貌取人:根据外表判断人。
虞皇:虞舜,古代贤君。
项籍:项羽,西楚霸王。
重瞳:两个瞳孔。
成汤:商朝开国君主。
曹交:曹操,东汉时期的政治家。
九尺:古代长度单位,形容身材高大。
翻译
池塘的镜子映照出形体,而方诸的镜子才能照见内心。相比之下,外貌与内心哪个更重要?仅凭外表判断人会有偏差。
你没看到吗?虞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孔,项羽和刘邦都有双大眼睛;成汤和曹操都身高九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江恺的《相士俞方塘》,其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的审视态度。开篇“方塘之鉴形可识,方诸之鉴心始得。”通过比喻方塘镜子来表达,对人的外貌可以直接看到,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需要更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紧接着,“相形何如更论心,以貌取人当有失。”诗人指出,只看外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探讨人的内在品质。单纯依据外貌来评判一个人往往会出现错误,这是一种浅薄的做法。
最后,“君不见虞皇项籍两重瞳,成汤曹交皆九尺。”诗人通过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例子,如虞舜、夏桀等,他们虽然身材高大,但并非都是贤明之主。这里强调了外貌与品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相士只看外表的批判态度,以及他对于全面认识一个人所持有的理性和深刻观点。这不仅是对古代相术的一种讽刺,也是对后世选择人才、交友等方面的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