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祀太乙(其一)
宋 · 晏殊
紫毛双节引青童,一片空歌韵晓风。
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
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
注释
紫毛:形容毛发的颜色为紫色。双节:可能指某种仪式或庆典中的道具,有两个部分。
青童:年轻的青年人。
韵晓风:随着早晨的微风吟唱。
太昊:古代传说中的东方天帝。
兹辰:这个特殊时刻。
春令:春天的命令或指令,这里可能指春耕或播种的时节。
莺旗:象征黄莺的旗帜,可能用于节日或庆典。
矞云:彩云,象征吉祥和美好。
翻译
紫色毛发的双节带领着青色的孩童,清早的歌声在晨风中飘荡。在太昊神明赐予春天命令的日子,黄莺的旗帜应当在彩云中飘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立春时节祭祀太乙神的场景。"紫毛双节引青童"形象地展现了祭司手持装饰华丽的竹节引导着年轻的侍者,象征着迎接春天的到来。"一片空歌韵晓风"则通过清亮的歌声和拂晓的微风,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太昊兹辰授春令"点明了此时是太昊神(古代掌管农事的神祇)颁布春令的时刻,预示着新的一年农业生产将开始。最后,"莺旗应在矞云中"以莺鸟的旗帜隐喻吉祥之气,飘荡在如烟如雾的云层之上,寓意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仪式感,表达了对春天和农事丰收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