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赤石山人还山(其二)
清 · 徐恪
君意乃浩然,临风一长啸。
集菀与集枯,性情岂殊好。
世人贵苟得,搴裳见嘲诮。
颇觉村野便,欣然侣渔钓。
内顾疏顽姿,未具肉食貌。
安命圣所先,亦匪慕高蹈。
白云深远林,青山满归棹。
入门对尊酒,弟兄自酬导。
努力成荣名,柴桑有同调。
集菀与集枯,性情岂殊好。
世人贵苟得,搴裳见嘲诮。
颇觉村野便,欣然侣渔钓。
内顾疏顽姿,未具肉食貌。
安命圣所先,亦匪慕高蹈。
白云深远林,青山满归棹。
入门对尊酒,弟兄自酬导。
努力成荣名,柴桑有同调。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恪所作的《送赤石山人还山(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赤石山人回归自然、超脱世俗的赞赏。"君意乃浩然"开篇,描绘了山人的高尚情操,"临风一长啸"则展现出他的洒脱不羁。诗人认为山人对于生与死、茂盛与凋零的态度并无分别,流露出对淡泊名利的认同。
"世人贵苟得,搴裳见嘲诮"批评了世人追求功名的浮躁心态,而山人选择与渔夫为伴,显得更为自在。"内顾疏顽姿,未具肉食貌"表明山人不拘小节,不追求奢华生活,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安命圣所先"表达对命运的顺应和对圣贤之道的崇尚。
"白云深远林,青山满归棹"描绘了山人归隐的优美环境,"入门对尊酒,弟兄自酬导"则写出了山人归家后与亲朋共饮的温馨场景。最后两句"努力成荣名,柴桑有同调"寄寓了对山人能够坚守理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赞美山人的品格和生活方式,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