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献吉送公顺
明 · 何景明
君不见池中鱼,君不见泽中蛇,一朝羽翼起烟雾,向时头角盘泥沙。
神物舒卷各有时,男子岂得常在家。
君今年才四十馀,双?驷马高盖车。
手中持文符,腰下佩辘轳。
登山采球琳,涉水采珊瑚。
吁嗟至宝今岂无,莫使和氏空号呼。
神物舒卷各有时,男子岂得常在家。
君今年才四十馀,双?驷马高盖车。
手中持文符,腰下佩辘轳。
登山采球琳,涉水采珊瑚。
吁嗟至宝今岂无,莫使和氏空号呼。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和献吉送公顺》,通过池中鱼和泽中蛇的形象,寓言性地描绘了人生的变迁。鱼儿一旦羽翼丰满,便能腾空而起,象征着人的才华一旦得到施展,地位和权势也会随之提升。"男子岂得常在家"暗示了公顺即将离开平凡的生活,踏上新的旅程。
诗中提到公顺四十多岁就已拥有显赫的地位,乘坐华丽的车辆,手持权力象征的文符,腰间佩带贵重的装饰,表现出他的富贵气象。他登山采珠,涉水求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豪迈气概和对财富的追求。
最后两句"吁嗟至宝今岂无,莫使和氏空号呼",表达了对公顺拥有才能和机遇的肯定,同时也提醒他要珍惜这些资源,不要让和氏璧(比喻珍贵的才能)空自呼唤,无人赏识。整体上,这是一首赠别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含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