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清 · 吴铭道
罢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峡束中渊浑。
刬地横开大理国,挟风酿雪天阴昏。
波光渺渺破古镜,寒涛日齧苍山根。
特留隙地辟城郭,一览已尽百里宽。
四洲三岛在何所,稍见数点青鸦翻。
长路漫漫绕海角,孤烟一抹销人魂。
朝看帆来暮帆去,风如潮信无移痕。
五湖欲往计未果,思与水仙相对论。
刬地横开大理国,挟风酿雪天阴昏。
波光渺渺破古镜,寒涛日齧苍山根。
特留隙地辟城郭,一览已尽百里宽。
四洲三岛在何所,稍见数点青鸦翻。
长路漫漫绕海角,孤烟一抹销人魂。
朝看帆来暮帆去,风如潮信无移痕。
五湖欲往计未果,思与水仙相对论。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铭道的《洱海》描绘了洱海壮丽而神秘的景象。诗中首先描述洱海源头的山峦和清澈的水,接着写到洱海的广阔,如同大理国的横贯天地,夹带着风力,酝酿着雪景,天色显得阴沉。洱海波光粼粼,仿佛打破古老的镜子,浪涛侵蚀着苍山,显示出其自然的力量。
诗人特意提及洱海留出的开阔地,建起了城郭,从这里可以远眺百里,视野极为辽阔。接下来,他遥望四方,只见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几只青鸦翻飞,增添了寂寥之感。洱海周边的道路漫长,尽头消失在海角,孤独的炊烟勾起人的思绪。海上的船只昼夜交替,像潮汐般规律,没有留下痕迹。
诗人未能实现前往五湖的愿望,只能与水仙神灵进行想象中的对话,表达了对洱海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探索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洱海的自然景观,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幽而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