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乱后逢李昭象叙别赏析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唐 · 杜荀鹤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
兵戈到处弄性命,礼乐向人生是非。
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拼音版原文

shēngshēngsuǒzhījiāshānyúnguī
bīngdàochùnòngxìngmìng

xiàngrénshēngshìfēi
quèyuántóngxiàngháijiāngniǎogòng

zhīshìnánérshìzhēngnàishíqíngjiàn

翻译

李先生要去哪里呢?家乡的山峦缭绕云雾,为何还不归来。
在战乱中,人们只能随意命运摆布,面对礼乐,分辨着对错和是非。
他选择与野猿共居橡树林,和溪边的鸟儿一同垂钓。
他也明白这不是英雄应有的生活,但无奈时势看轻了平民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乱后逢李昭象叙别》。诗中的语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无奈。

首句“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通过设问的方式,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无法回归的哀愁。这里的“家山”象征着稳定与安宁的生活,而“窣云”则暗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情感状态。

接着,“兵戈到处弄性命,礼乐向人生是非。”两句直接表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颠覆。诗人通过“兵戈”与“弄性命”的对比,强烈谴责了战乱对生命尊严的践踏;同时,“礼乐向人生是非”则反映出诗人对于失去秩序和正义社会状态的深刻忧虑。

在“却与野猿同橡坞,還將溪鳥共渔矶。”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种极端的生存困境。诗人不得不像野兽一样躲藏于山林之中,与野鸟为伴,这是对个人命运悲凉无奈的写照,也间接反映了社会动乱导致的文化断裂。

最后,“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力感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个体命运的悲剧。这里的“男儿事”通常指的是英雄豪杰的事业,而“时情贱布衣”则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哀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战乱时代下个人的无奈与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是一篇充满深刻哲思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