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蔡参军赴真州赏析

送蔡参军赴真州

明 · 欧大任
淮海上游张地图,大江何况涌城隅。
白沙渡口千帆急,皂角林前片月孤。
曾下楼船沉铁锁,至今军府握铜符。
看君岂但芜城赋,掌记才名在两都。

鉴赏

此诗《送蔡参军赴真州》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描绘了淮海与长江交汇处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友人蔡参军即将前往真州任职的深情寄语。

首联“淮海上游张地图,大江何况涌城隅。”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淮海与长江交汇的壮观景象,仿佛地图上的水系在眼前展开,大江波涛汹涌,直至城边。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的雄伟,也隐含着对蔡参军即将面对的挑战与机遇的预想。

颔联“白沙渡口千帆急,皂角林前片月孤。”转而描写渡口的繁忙与林间的静谧。千帆竞发,象征着蔡参军即将踏上旅程,而林前的孤月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暗示着分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颈联“曾下楼船沉铁锁,至今军府握铜符。”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蔡参军过去功绩的肯定和对其未来职务的期待。楼船、铁锁、铜符等意象,既体现了军事活动的庄严与神秘,也寓意着权力与责任。

尾联“看君岂但芜城赋,掌记才名在两都。”则是对蔡参军才能的高度赞扬。芜城赋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故,此处借以表达对蔡参军文采出众的肯定。同时,“掌记才名在两都”更是对其未来在政治、文化领域成就的期许,暗示蔡参军不仅在军事上有建树,其文才同样卓著,有望在京城及地方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才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