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伯秋(其一)
宋 · 王灼
足为春游茧,头因午醉科。
神交尝恨少,诗债敢嫌多。
几日登庐阜,他年梦苧罗。
故应三峡外,渔艇老烟波。
神交尝恨少,诗债敢嫌多。
几日登庐阜,他年梦苧罗。
故应三峡外,渔艇老烟波。
注释
足:脚。为:成为。
春游:春天游玩。
茧:比喻忙碌或沉浸的状态。
头:头部。
午醉:中午喝醉。
科:形容摇晃的样子。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
尝:常常。
恨:遗憾。
少:少有。
诗债:未完成的诗作。
敢:岂敢,反语表示不怕。
几日:几天。
登:登上。
庐阜:庐山。
他年:将来的一天。
梦:梦中。
苧罗:古代地名,这里泛指美好的地方。
故应:理应。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外:之外。
渔艇:渔船。
老烟波:在烟波中度过晚年。
翻译
这双脚仿佛成了春天游玩的茧,头因为午后的醉意而摇摆。精神上的交往常常遗憾太少,堆积的诗债却从不嫌多。
未来几天我将登上庐山,他年或许在梦中回到苎萝之地。
如此看来,我应在三峡之外,乘着渔舟在烟波中老去。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历的悠闲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足为春游茧,头因午醉科"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尽情享受自然之美,至于午后沉醉其中,不愿意被打扰。"神交尝恨少,诗债敢嫌多"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精神交流和深厚的情谊,即便是有所谓的“诗债”(即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也绝不感到负担。
"几日登庐阜,他年梦苧罗"显示了诗人游历山水之美,并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在多年后仍旧能梦见那如织锦一般的景色。最后两句"故应三峡外,渔艇老烟波"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选择了远离喧嚣,在三峡之外,以捕鱼为生的平静生活,渔艇随波逐流,岁月悠悠。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游和友情的抒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