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病橐驼行赏析

病橐驼行

元 · 许恕
西域紫驼高硉兀,不见肉峰惟见骨。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
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

鉴赏

这首《病橐驼行》由元代诗人许恕所作,描绘了一只病驼的凄凉境遇,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动物与人的命运交织,以及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首句“西域紫驼高硉兀”,以西域的紫色骆驼开篇,点明了驼的地域特征和颜色,同时“硉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驼背的高耸。接着,“不见肉峰惟见骨”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驼因年老或疾病而瘦骨嶙峋的状态,形象而深刻。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则通过驼的眼神和动作,表现了它在病痛中的无助与渴望。驼的“左顾右盼”仿佛在寻求帮助,但“欲行不行还勃窣”的状态,又揭示了它行动的艰难和无力。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两句,通过驼的过往经历和对环境的敏感,展现了它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驼曾经能承载千斤之重,显示出其力量与智慧,同时也暗示了它与人类共事的历史。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则通过驼的叫声和动作,分别在塞北和江南两个场景中展现,既表现了驼的生命力,也寓意了它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后,“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描述了驼当前的状况——疾病缠身、衰老体衰,皮肤疮痍,毛色枯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则以秋日的沙地和长至三尺的苜蓿草为背景,描绘了驼在病痛中只能勉强觅食的可怜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病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生命状态,也蕴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