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侍郎克温天界寺别春(其二)
行辈皆称老,追随不厌多。
香台供燕坐,花院听莺歌。
共算余春日,还期载酒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次吴侍郎克温天界寺别春(其二)》描绘了诗人与江东旧友在春天里的相聚与告别。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共享愿望。
"江东朋旧少",开篇点出朋友不多,但关系亲密,暗示了友情的深厚。"诗里得阴何",通过诗歌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纽带。"行辈皆称老",虽然年纪渐长,但朋友们依然保持着青春的热情和活力。"追随不厌多",表达了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相聚的渴望。
"香台供燕坐,花院听莺歌",通过描绘寺庙中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春天的宜人景色,也为聚会增添了诗意氛围。"共算余春日",诗人与朋友们共同计算着春天剩余的日子,期待着未来的相聚。
最后以"还期载酒过"作结,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光中带着美酒再次来访,共享欢乐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词语解释
不厌的意思:(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
春日的意思:(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
江东的意思:◎ 江东 jiāngdōng[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起兵江东。割据江东。...
酒过的意思:犹酒失。酒后所犯的过失。《晋书·周顗传》:“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性既褊急,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中翰》:“予尝与山人语,温温耳;而觉其中有不能自吐之块垒,被酒輒发。 中翰 心知其非酒过也,惟真感真,惟真忘真,不亦信夫。”...
朋旧的意思:朋友故旧。 南朝 宋 鲍照 《学陶彭泽体诗》:“但使尊酒满,朋旧数相过。” 宋 苏舜钦 《王子野行状》:“家贫,柩不能还先塋,朋旧在要官者皆助之,遂得还京师。” 明 归有光 《<尚书别解>序》:“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今年七十有四矣,朋旧凋零,遂成孤孑。”...
香台的意思:烧香之台。佛殿的别称。 唐 卢照邻 《游昌化山精舍》诗:“宝地乘峰出,香臺接汉高。” 明 陈子龙 《萧山许寺作》诗:“香臺日澹微,祗林烟摇曳。”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手写香臺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行辈的意思:◎ 行辈 hángbèi[sequence of seniority in clan] 辈分...
阴何的意思: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和 陈 诗人 阴铿 的并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熟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何 苦用心。” 唐 殷尧藩 《酬雍秀才》诗之二:“兴来聊赋咏,清婉逼 阴 何 。”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数文赋秋水瀑泉》词:“诗在 阴 何 侧畔,字居 罗 赵 前头。”...
莺歌的意思:谓莺啼婉转似歌。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 唐 杜甫 《忆幼子》诗:“驥子春犹隔,鶯歌暖正繁。”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二:“人醉逢 尧 酒,鶯歌答 舜 弦。”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鶯歌 雪儿 曲,榆坠 沉郎 钱。”...
余春的意思:暮春;残春。 南朝 梁简文帝 《晚春赋》:“待餘春於北阁,藉高讌於南陂。”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惜餘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樽酒乐餘春,棋局消长夏。”...
追随的意思:◎ 追随 zhuīsuí(1) [follow](2) 仿效前人的事迹(3) 跟随经常追随着他的记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