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赏析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唐 · 韦应物
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拼音版原文

shízhānxiànchénzhòngwèinèixiōngquán
gōngchéngtǎngjiànàixìnqiān

kuàngpéicháolièjīnhǎiruán
qīngshāngfāngduìzhuótiānshūgàoqiān

zhǐchǐ使shǐxīnmián
yìngdāngshǐguībàiyúntáiqián

注释

时瞻:时常瞻望,表示尊敬。
宪臣:指尊贵的大臣,通常指朝廷重臣。
礼为内兄全:以礼相待,如同内兄一般,形容关系亲近。
公程:公事,公务。
傥见责:如果被责备,意指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私爱:私人的情感,这里指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信不愆:诚信不曾有过失,意指感情始终如一。
朝列:朝廷官员的行列,代指朝廷。
俱海壖:都在海边,形容远离朝廷的地方。
清觞:清澈的酒,常用于宴饮。
对酌:面对面饮酒,形容宴饮的情景。
天书: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告迁:宣告调动,职位变动。
咫尺地:形容距离很近的地方。
心思绵:思绪连绵,形容思绪纷繁。
云台前:汉代表彰功臣的场所,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帝面前。

翻译

时常敬仰尊贵的大臣受人尊重,礼仪上把我当作内兄来周全。
如果公事上有所责备,私下的情谊确实未曾改变。
更何况以前在朝廷同列,如今我们都身处海边边缘。
清酒正对着斟酌,忽然接到天子的诏书宣告调动。
这岂止是距离的远近,更让我思绪万千。
应该从现在开始,准备归去,在云台前拜见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通过“时瞻宪臣重”指出了郑端公在朝中的地位和尊贵,而“礼为内兄全”则表明了郑端公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手足。

接下来的“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透露出诗人对郑端公公正无私的品质给予高度评价,即便是在朝中受到责备,也不影响诗人对他的信任和爱戴。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则是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郑端公由朝廷要职转移到边远之地的变迁。昔日在朝中排列,现在却同在遥远的地方。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描绘了一种宴饮中的场景,诗人与郑端公共同举杯畅饮,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接到了调动的命令,郑端公要离开了。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哀愁。咫尺之地,即指非常亲近的地方,然而即便如此近的距离,也让诗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最后,“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则是诗人对郑端公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从现在开始,能够在新的地方有所作为,并表示自己将会到云台前去拜访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情的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