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古丈人洞草堂歌赏析

古丈人洞草堂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
相携向白云,欲学采薇子。
天生两洞如鸳鸯,西临太华东首阳。
女萝飞花蔽洞口,双栖人在洞中央。
草堂之中何所望,有美一人持玉浆。
巨灵掌上石楼长,水帘捲起见明妆。
草堂之中何所服,石髓金精满岩谷。
古松千岁吐奇光,夜如荷花昼牛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隐士的生活与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憧憬。诗人以“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开篇,点明了主人公虽非仙人,却也如同仙人般追求着高洁的生活态度。他们携手步入白云深处,意在学习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采薇精神,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描述中,“天生两洞如鸳鸯”,形象地将两个洞穴比作一对鸳鸯,寓意着这对隐士的和谐与默契。而“女萝飞花蔽洞口,双栖人在洞中央”则进一步渲染了他们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仿佛与世隔绝,只与自然为伴。

“草堂之中何所望,有美一人持玉浆”一句,展现了隐士们在草堂中的生活情景,不仅有美丽的女子为他们准备美味的琼浆,更暗示了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随后,“巨灵掌上石楼长,水帘捲起见明妆”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隐士们居住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草堂之中何所服,石髓金精满岩谷”强调了隐士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拘泥于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界的精华。而“古松千岁吐奇光,夜如荷花昼牛目”则以古松的千年光辉和夜晚如荷花、白昼如牛目的景象,象征着隐士们内心世界的独特与深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自由、自然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