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咏一首
明 · 黄省曾
赵女弄秦筝,霞纨烂结束。
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
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
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
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
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
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
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
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
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
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
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
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
鉴赏
这首《筝咏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以筝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赵女弄秦筝”,开篇即点出弹奏者与乐器的出处,赵女代表了古代的才女,秦筝则为古代名筝之一,暗示了演奏者的高雅与乐器的珍贵。接着“霞纨烂结束”一句,以“霞纨”形容筝的装饰华丽,进一步渲染了演奏场景的华美。
“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两句,通过对比丹色的弦线和玉质的柱子,以及弦线的凄清与柱子的紧凑,巧妙地表达了音乐的细腻情感和演奏技巧的精湛。接下来,“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则将情感寄托于音乐之中,通过“芳意”、“阳春”等词汇,展现了音乐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美好意境。
“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弹奏者比作娇美的凤凰,栖息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中,又如洁白的云朵停留在华丽的屋宇之上,形象地描绘了演奏者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则赞美了演奏者的美丽,将她的容貌比作琼玉,既纯净又珍贵,同时暗示其内在的优雅与气质。
“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描绘了音乐的流转与断续,仿佛兰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又在断处巧妙地接续,展现了音乐的韵律与连贯性。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演奏者手指的灵巧与表情的专注,传达了音乐中的情感波动。
最后,“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强调了音乐能够超越语言,直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音乐价值的无限推崇,即便以千金相赠,也无法完全回报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筝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赞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音乐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