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古诗十四首(其七)赏析

古诗十四首(其七)

元末明初 · 张昱
祢衡轻狡人,况以才自负。
将赴渔阳挝,侮人还自侮。
曹公岂容物,嫁恶与黄祖。
值兹劻勷际,焉用鹦鹉赋?所以贤达士,贵在识时务。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古诗十四首(其七)》。诗中,作者以祢衡为例,批评他恃才傲物,轻浮狡猾,自取其辱。祢衡曾得罪曹操,被嫁祸于黄祖,最终遭遇不幸。诗人借此指出,在动荡的时代,逞才斗气并不能保全自身,明智之士懂得审时度势,这才是真正的贤达。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要识大体,适应时局。

词语解释

才自的意思:方言。刚才。《西游记》第五三回:“是小神知大圣功完,才自热来伺候。”...

曹公的意思:(1). 汉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称 曹公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吾极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曹公 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唐 李白 《在寻阳非所寄内》诗:“多君同 蔡琰 ,流泪请 曹公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2).梅子的别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曹孟德...

达士的意思:◎ 达士 dáshì[great scholar] 明智达理之士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吕氏春秋·知分》...

轻狡的意思:轻佻而狡诈。《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既无 长君 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鉴念前往,可为寒心。”《北史·刘昉传》:“ 昉 轻狡,有姦数。” 夏曾佑 《小说原理》:“又欲竭力写一 诸葛亮 ,乃适成一刻薄轻狡之人。”...

容物的意思:(1).气量大,能容人。《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广陵王 某,孝友温恭,慈仁忠厚,博厚以容物,宽明而爱人。”《三国演义》第八六回:“ 芝 曰:‘吾乃 蜀 中一儒生,特为 吴国 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宋文帝 性仁厚恭俭,勤於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已经宠了他,只得容忍着点,并且叫人家听见,只道自己不能容物,因此一次两次的隐忍...

识时的意思:见“ 识时务 ”。...

时务的意思:[释义](名)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 [构成]偏正式:时(务 [例句]识时务。(作宾语)[同音]什物、实物、食物...

所以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因果关系。我和他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 (2) (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所以。(作宾语)不知所以。(作宾语)忘乎所以。(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侮人的意思:(1).指欺侮自己的人。《国语·周语中》:“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鬩,侮人百里。’” 韦昭 注:“兄弟虽以谗言相违佷,犹以禁御他人侵侮己者。百里,諭远也。”(2).欺侮、轻慢别人。 汉 扬雄 《法言·五百》:“何如动而见侮?曰:侮人。” 李轨 注:“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贤达的意思:◎ 贤达 xiándá[prominent personage] 贤能通达之人;有才德、声望的人...

鹦鹉的意思:◎ 鹦鹉 yīngwǔ(1) [parrot](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3) 酒器名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渔阳的意思:(1).地名。 战国 燕 置 渔阳郡 , 秦 汉 治所在 渔阳 (今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史记·陈涉世家》:“ 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适戍 渔阳 ,九百人屯 大泽乡 。”(2).地名。 唐玄宗 天宝 元年改 蓟州 为 渔阳郡 ,治所在 渔阳 (今 天津市 蓟县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 渔阳 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 唐明皇 欢好霓裳讌, 杨贵妃 魂断 渔阳 变。”(3).即《渔阳参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玉树》难谐拍,《渔...

自负的意思:◎ 自负 zìfù(1) [be self-conceited;conceited;think highly of oneself]∶自以为了不起(2) [be responsible for one’s own action]∶自己负责(3) [believe in oneself]∶相信自己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识时务的意思: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刘备 访世事於 司马德操 。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且把个体面见见他,説话之间或者识时务不提起也不见得。” 沙汀 《淘金记》四:“她并不是一个顽固分子,倒是相当识时务的。”亦省作“ 识时 ”。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退勇守专,未为宰物者所识。” 清 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