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听涛篇赏析

听涛篇

明 · 程敏政
朝听涛,谢公墩,暮听涛,莫愁村。
小涛碌碌如鲸翻,大涛殷殷如雷奔。
老人来听日忘倦,坐久不觉苔矶温。
旁人借问听何有,川上之趣不可论。
老人本是林宗孙,江东旧业诗书存。
朱颜采采映华发,芙蓉为佩芝为飧。
管弦那肯涴双耳,祇来江上清尘烦。
六朝遗事渺何许,两岸石齿馀苔痕。
逢人不惊爱沙鸟,向舟忽拜随江豚。
太平行乐输此老,安得佳致梅花樽。
壮哉有子南溟鲲,凌风势与孤凤鶱。
他日鼓鬣登龙门,姓名一日闻天阍。
老人听此应更喜,寿与江水同沄沄。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听涛篇》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谢公墩聆听涛声,傍晚又至莫愁村继续倾听的场景。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涛声比作鲸鱼翻腾和雷鸣,形象地展现了江潮的壮观。他沉醉于江上的自然情趣,仿佛忘记疲倦,连坐久了都未觉察到苔矶的温度。旁人询问其听涛所得,诗人则回答说其中蕴含的江上乐趣难以言表。

诗中提到诗人祖上曾是林宗后裔,江东书香门第,虽年事已高,但风采依旧,朱颜与白发相映,生活简朴,只愿在江边享受清静。诗人感慨六朝往事已成烟云,唯有江岸石齿和苔痕见证历史。他对沙鸟和江豚的亲近,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能有梅花酒共赏。

最后,诗人以壮志豪情的比喻收尾,赞誉自己的儿子如南溟之鲲,有展翅高飞的潜力,期待他未来能有所作为,名动天听。整首诗通过听涛这一日常活动,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