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济宁逢春二首(其一)赏析

济宁逢春二首(其一)

明 · 潘希曾
忽忽浮生已向衰,悠悠拙宦竟何裨。
碧山笑我红尘久,青镜输谁白发迟。
治水可能寻禹迹,转漕亦复托萧规。
梦游不觉长安远,应被春风昨夜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济宁逢春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仕途无常的感慨。首句“忽忽浮生已向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忽忽"二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生的飘忽不定。次句“悠悠拙宦竟何裨”,流露出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拙宦"揭示了诗人自认才能有限,而"何裨"则暗示了这种努力对于改变命运的微小作用。

第三句“碧山笑我红尘久”,以拟人手法,碧山仿佛在嘲笑诗人长久陷于世俗的纷扰中,未能超脱。"红尘"象征尘世的纷扰与繁华。第四句“青镜输谁白发迟”,通过镜子映照出自己早生华发,暗寓岁月无情,对比强烈,引人深思。

第五、六句“治水可能寻禹迹,转漕亦复托萧规”,诗人借古人治水和漕运的历史典故,表达自己虽身处官场,但仍试图效仿先贤,有所作为。然而,这两句也透露出一种无力感,暗示现实中的困难重重。

最后一句“梦游不觉长安远,应被春风昨夜吹”,诗人以梦境收束,想象自己在梦中远离尘世,长安仿佛近在咫尺,春风拂面,寓意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暂时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仕途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