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吹云赞赏析

吹云赞

汉 · 曹植
天地变化,是生神物。
吹云吐润,浮气蓊郁。

鉴赏

这首诗《吹云赞》由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虽未直接提及,但其风格与曹植的作品相契合。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通过“天地变化”、“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等词语,展现了自然界中云雾生成与消散的过程,以及它们给世界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天地变化”,开篇即点明自然界的动态与无穷变化,暗示宇宙万物皆在不断运动之中。“生神物”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生命力,神物在此泛指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或自然现象,它们在天地间自由生长,充满活力。

“吹云吐润”,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生成过程。这里的“吹”字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力量,而“吐润”则暗示了云雾中蕴含的水分和滋润,预示着雨水将至,为大地带来生机与滋养。

“浮气蓊郁”,则描绘了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的情景。这里的“浮气”指的是飘浮在空中的云雾,“蓊郁”则形容了云雾浓密、茂盛的样子,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吹云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曹植以其独特的文笔,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富含哲理意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词语解释

变化的意思:[释义](动)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 [构成]附加式 [例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作主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宾语)化学变化。(作谓语)[反义]稳定...

吹云的意思:(1).吹起云气。 汉 焦赣 《易林·复之恒》:“雨师驾駟,风伯吹云; 秦 楚 争强,施不得行。” 三国 魏 曹植 《吹云赞》:“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鬱。” 唐 刘禹锡 《边风行》:“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2).鼓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鼓,一名吹云。”(3).国画中画云技法之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古人画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溼綃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地变的意思:地体变动。多指地震、山崩。古人以之为天示凶兆。 汉 申培 《诗说·小正传》:“ 幽王 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魏书·崔浩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 秦 凉 。”...

浮气的意思:(1).谓浮游的云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庄子》云‘野马也,尘埃也’……‘野马’乃田野閒浮气耳,远望如羣马,又如水波。”(2).谓浮躁轻率。 汉 贾谊 《新书·傅职》:“教之《乐》,以疏其秽,而填其浮气。”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新光》中作者皆少年,往往粗心浮气,傲然陵人,势所难免。” 沙汀 《淘金记》十:“﹝ 白酱丹 ﹞讨厌他的浮气和他的自以为了不起。”...

神物的意思:(1).神灵、怪异之物。《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纔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復何怪?”(2).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蓊郁的意思:◎ 蓊郁 wěngyù(1) [(of plant) flourishing;lush;luxuriant]∶形容草木茂盛瞻玄云之蓊郁。——曹丕《感物赋》松柏蓊郁于山峰。——左思《蜀都赋》(2) [dense]∶浓密海雾多蓊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