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旧韵
宋 · 周必大
会老三人似颍川,同生绛县免疑年。
尊常有酒何妨醉,事每无心即是仙。
俭欲固应知足足,忘形谁问是肩肩。
香山已写丹青像,洛诵仍凭副墨传。
尊常有酒何妨醉,事每无心即是仙。
俭欲固应知足足,忘形谁问是肩肩。
香山已写丹青像,洛诵仍凭副墨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会老:指年老。似:如同。
颍川:地名,古代文化区域。
疑年:猜测年龄。
尊常:常常饮酒。
何妨:不妨。
醉:喝醉。
仙:比喻超脱世俗的人。
俭欲:节俭的生活态度。
知足足:感到满足。
忘形:忘记自我。
肩肩:形容地位高低。
香山:地名,可能指某位名人或圣地。
丹青像:画像。
洛诵:流传、传颂。
副墨:副本,书信。
翻译
三位老人如同颍川的旧友,一同在绛县度过岁月无需猜疑年龄。常备美酒不妨一醉,心无杂念便是仙人之道。
节俭生活本就知足,忘却形骸谁还会在意身份高低。
香山已绘下他们的画像,洛诵之事还需借书信来传递纪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旧韵》。诗中,诗人以颖川三人为例,描绘了一幅老友相聚、饮酒谈笑的场景。他们不拘小节,常有美酒相伴,随意畅饮,心态超脱,仿佛已达仙人之境。诗人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忘却世俗的形象,即使俭朴也感到满足,无需过分在意身份地位。最后,提到香山(可能指某位友人)的形象已经绘成丹青,而他们的友谊也将通过文字流传。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