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佟恩平赴都补官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仁声十载遍炎陬,春草生时共献酬。
车盖更飞何处雨,风帆今到海门秋。
多收端石经年凿,偶听吴歌永夕留。
满载奇书充箧笥,未教人识是虚舟。
车盖更飞何处雨,风帆今到海门秋。
多收端石经年凿,偶听吴歌永夕留。
满载奇书充箧笥,未教人识是虚舟。
鉴赏
这首诗《送佟恩平赴都补官》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友人佟恩平即将赴京任职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祝愿。
首联“仁声十载遍炎陬,春草生时共献酬”以“仁声”开篇,赞美了佟恩平在过去的十年里,以其仁德之声遍及南方各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春草生长之时,众人共同举杯相庆,表达了对他品德和成就的敬仰与庆祝。
颔联“车盖更飞何处雨,风帆今到海门秋”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佟恩平的赴任比作车盖下的雨滴和风帆上的秋风,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旅程,面对未知的挑战。这里的“何处雨”和“海门秋”既描绘了旅途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风雨和季节的更迭。
颈联“多收端石经年凿,偶听吴歌永夕留”通过“多收端石”和“偶听吴歌”的细节,展现了佟恩平在地方为官期间的勤勉与努力,以及他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感。端石象征着他的政绩和贡献,而吴歌则是对他在地方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尾联“满载奇书充箧笥,未教人识是虚舟”则表达了对佟恩平的期待与祝福。满载奇书象征着他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而“未教人识是虚舟”则寄寓了对他未来仕途的期许,希望他能像一艘装载着宝藏的船一样,不仅承载着知识与智慧,也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赴任的送别,表达了对他的赞美、祝福以及对未来仕途的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品德和知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