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友人厉图南及第
唐 · 李频
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
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
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
未有通儒术,明时道不行。
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
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
未有通儒术,明时道不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相忧:深切的忧虑。过己切:超过自己的程度。
相贺:相互祝贺。
似身荣:如同自身的荣耀。
心达:心灵相通。
无前后:不分先后。
神交:精神交往。
共死生:共同经历生死。
承家:继承家业。
吾子事:你的职责。
登第:科举及第。
世人情:世人的期望。
通儒术:博学的大儒。
明时:清明的时代。
道不行:道义不流行。
翻译
相互的忧虑比自己还深,相互的祝贺如同自身获得荣耀。心灵相通不分前后,精神交往共度生死。
你继承家族的使命,科举高中符合世人的期待。
然而尚未成为博学的大儒,这个清明的时代道义未能盛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名为《喜友人厉图南及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的情谊表达得十分深刻和真挚。
“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间在忧愁时的相互关怀和在喜悦时的共同庆祝。诗人通过“过己切”和“似身荣”的比喻,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性,它超越了个人的界限,如同自己的事情一般重要。
“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心灵沟通。朋友之间的情谊,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畏惧生与死的考验,这种精神的交流是极其深刻和坚固的。
“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 这两句写的是朋友间在家庭责任和社会地位上的相互支持。诗人通过“承家”和“登第”的用词,表明了这种友谊不仅限于个人,还延伸到家族和社会关系中。
“未有通儒术,明时道不行。” 这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没有深入理解儒家的学问,但对于朋友之间的情谊与支持,这是超越一切学术和理论的普世价值。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这种情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展示了个人情感的丰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