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从来不著万斛船,一叶渔舟恣奔快。
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馀澜鸣湃湃。
今朝偶上法华岭,纵观始觉人寰隘。
山头卧碣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坏。
空馀白棘网秋虫,无复青莲出幽怪。
我来徙倚长松下,欲掘茯苓亲洗晒。
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
诗人空腹待黄精,生事只看长柄械。
今年大熟期一饱,食叶微虫真癣疥。
白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镰铩。
安得山泉变春酒,与子一洗寻常债。
拼音版原文
(
)
(
)
(
)
注释
具区:古代地名。吞灭:覆盖。
三州界:三个州的边界。
浩浩汤汤:形容水势盛大。
纳:接纳。
著:装载。
万斛船:极大容量的船只。
恣奔快:任意疾驰, 快意。
仙坛古洞: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不可到:无法到达。
馀澜:余波。
法华岭:具体地名。
人寰隘:人间世界狭窄。
卧碣:倒置的石碑。
孤冢:孤独的坟墓。
至人:道德极高的人。
僵不坏:永不腐朽。
白棘网:白棘编织的网。
秋虫:秋天的昆虫。
茯苓:一种菌类。
亲洗晒:亲手清洗晾晒。
奇药:稀有药物。
灵芝:传说中的仙草。
黄精:植物名。
长柄械:长柄工具。
大熟:大丰收。
期一饱:期待饱餐。
食叶微虫:吃叶子的小虫。
癣疥:比喻小病小痛。
攘臂:卷起袖子。
磨镰铩:磨刀收割。
山泉变春酒:山泉变为美酒。
寻常债:日常的债务。
翻译
巨大区域吞没了三州的边界,江水浩荡接纳众多支流。从未见过万斛的大船,只有小舟在此畅快驰骋。
仙人坛洞遥不可及,只能听到余波澎湃的声音。
今日偶然登上法华岭,才觉得人间世界如此狭隘。
山巅石碑旁孤坟静立,下面是永不会腐朽的高人。
只剩秋虫在白棘网中鸣叫,不再有青莲显现神秘景象。
我在松树下徘徊,想亲自挖掘茯苓晾晒。
听说山中有珍贵药材,灵芝常与葵薤相伴。
诗人空腹期待黄精,生活所需全靠长柄工具。
今年丰收,期待饱餐一顿,连微小虫害都算不上问题。
白花半凋紫穗飘香,我挽起袖子准备收割。
如何能化山泉为美酒,一并洗尽日常的琐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的深山之景。开篇即以"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勾勒出一片辽阔的水系,给人以雄浑之感。接着"从来不著万斛船,一叶渔舟恣奔快"则表明诗人驾着小舟在这浩瀚的水面上自由穿梭,显得异常自如和超脱。
"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馀澜鸣湃湃"一句,通过对不可达到的仙坛古洞的描绘,以及那空灵的流水声响,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紧接着"今朝偶上法华岭,纵观始觉人寰隘"则透露出诗人登临高处,对比之下,感到尘世的狭窄。
在山头卧碣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坏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一股超脱生死的意境。而"空馀白棘网秋虫,无复青莲出幽怪"则是对自然界之变化的细腻描绘,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至于"我来徙倚长松下,欲掘茯苓亲洗晒"等句,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更透露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生活态度。随后提及"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则是对山中神奇药物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与健康的追求。
接下来的"诗人空腹待黄精,生事只看长柄械"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态度。"今年大熟期一饱,食叶微虫真癣疥"则是对物质生活的简单满足,同时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肯定。
最后,"白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镰铩"和"安得山泉变春酒,与子一洗寻常债"两句,则分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通过山泉之水酿造春酒,与友人共饮,一起洗净尘世间的烦恼,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意境和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于生命、健康与精神世界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