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谯令以视堰绝句见示次其韵(其二)赏析

谯令以视堰绝句见示次其韵(其二)

宋 · 李流谦
我瘠不妨天下肥,期公他日到黄扉。
悯农一念通精祲,定遣惊雷霹雳飞。

注释

我瘠:我即使瘦弱。
不妨:不妨碍。
天下肥:天下人的富足。
期:期待。
公:您。
他日:将来。
到:官至。
黄扉:宰相高位。
悯农:怜悯农民。
一念:一种心意。
通:如同。
精祲:洞察天象的精明。
定遣:必定会引发。
惊雷:惊人的雷声。
霹雳:闪电。
飞:震动。

翻译

我即使瘦弱也不妨碍天下人的富足,期待您将来能官至宰相高位。
对农民的怜悯之心如同洞察天象的精明,必定会唤起惊雷震动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同情心。诗中“我瘠不妨天下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的贫瘠与社会的富裕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形,并且这种对比并不会成为自己所困扰,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

“期公他日到黄扉”则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尊贵的人物的赏识和提拔,走进那被称为“黄扉”的权力中心。这里的“黄扉”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之门,而“期公”则是对那些有能力给予帮助的达官显贵的期待。

第三句“悯农一念通精祲”,诗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古代“农”指的是农业劳动者,他们的辛勤工作支撑着整个社会。在这里,“一念”意味着诗人的关心和理解,而“通精祲”则是希望能够为这些最底层的人们带来好转的变化。

最后一句“定遣惊雷霹雳飞”,通过惊雷与霹雳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公正社会现象的强烈抗议和改革的决心。惊雷霹雳往往象征着巨大的动荡和改变,诗人希望能够借助这种力量来打破旧有的不合理状态,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