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岭南人诗集余靖《武溪集》(其二)
柴车悲国士,鹃语动时忧。
覆野层阴结,安边劲节留。
韶音声教在,双石自春秋。
词语解释
安边的意思:安定边境。《汉书·赵充国传》:“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捬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唐 权德舆 《送灵武范司空》诗:“上略在安边, 吴 钩结束鲜。”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制》:“迨予践祚之初,首发安边之策。假我号令,成汝奸谋。”...
层阴的意思:(1).指密布的浓云。 唐 李商隐 《写意》诗:“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宋 文同 《欲雪》诗:“山城蔽层阴,晚照空外灭。”(2).喻幽深。 元 袁桷 《城南亭》诗:“似闻城南亭,层阴絶尘闤。”...
柴车的意思:简陋无饰的车子。《韩诗外传》卷十:“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駑马柴车,可得而乘也。”《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 壹 独柴车草屏,露宿其傍。” 李贤 注:“柴车,弊恶之车也。” 唐 王勃 《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策藜杖而非遥,勅柴车之有日。” 清 赵翼 《兕觥归赵歌》:“柴车一两削籍行,良友赠之青兕觥。”...
春秋的意思:[释义](1) (名)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作主语) (2) (名)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间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故事。(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春+秋...
峨峨的意思:◎ 峨峨 é’é(1) [high]∶山体高大陡峭(2) [tall and impressive (appearance) ]∶态度庄重严肃...
风采的意思:[释义](1) (名)〈书〉人的仪表举止(指美好的);神采。也作丰采。风采动人。(作主语) (2) (名)〈书〉文采。 [构成]并列式:风+采...
国士的意思:(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3)...
劲节的意思:(1).谓坚贞的节操。 南朝 梁 范云 《咏寒松》:“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宋 王安石 《景福殿前柏》诗:“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朱光潜 《艺文杂谈·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陶渊明 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2).竹木枝干分杈处称节。以其质地坚实,故称劲节。 唐 柳宗元 《植灵寿木》诗:“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弥弥的意思:(1).水满貌。《诗·邶风·新台》:“ 新臺 有泚, 河 水瀰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瀰瀰平湖,泓泓澄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一派 西湖 景致奇,青山叠叠水瀰瀰。” 张素 《江干夜眺》诗:“横流水瀰瀰,鯁臆愁莽莽。”(2).指云密布。 明 陈子龙 《上巳城南雨中》诗:“渫云行瀰瀰,平田纷漠漠。”(3).盛多貌。 汉 焦赣 《易林·困之晋》:“魴鲤瀰瀰,利来无忧。”《宋史·乐志七》:“献兹重觴,降福瀰瀰。” 清 赵翼 《六哀诗·故相刘文正公》:“此情何能忘,回首泪瀰瀰...
声教的意思: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溪水的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音声的意思:(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者,谓之闭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