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见花三首(其一)
须知造化无南北,更远春风也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自然界中柳树和杏花所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末时节特有的景致。
首句“柳色含烟冻已回”,描绘了柳树在春日的烟雾中渐渐苏醒,冻结的冬意开始消散的情景。这里的“含烟”不仅指烟雾缭绕,也暗喻着春的气息逐渐弥漫,万物复苏的景象。“冻已回”则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从寒冷中回暖的过程,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次句“杏花迎日暖初开”,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绽放,仿佛是迎接春天的使者。这句诗通过“迎日”和“暖初开”两个词组,既描绘了花朵开放的姿态,又体现了春天温暖的氛围,给人以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感觉。
后两句“须知造化无南北,更远春风也到来”,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哲学思考。诗人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普遍适用的,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春天都会带来温暖和生命的力量。这里“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者或规律,“无南北”强调了自然现象的普遍性,而“更远春风也到来”则表达了即使在遥远的地方,春天的脚步也不会停止,充满了对自然和谐与生命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色和杏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
词语解释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到来的意思:◎ 到来 dàolái(1) [arrival] 按时接近或即将临近下班时间终于到来(2) ;来到...
含烟的意思:带着烟或云雾气。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犹火含烟而妨火,桂怀蠹而残桂。” 南朝 梁元帝 《荡妇秋思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唐太宗 《咏小山》:“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后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 明 陈子龙 《江南曲》之一:“綺阁罢含烟,江清促採莲。”...
柳色的意思:(1).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前蜀 韦庄 《河传》词:“何处。烟雨。 隋 堤春暮,柳色葱蘢。”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2).指绿色。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
南北的意思:◎ 南北 nán-běi(1) [north and south]∶北方和南方(2) [from north to south]∶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须知的意思:◎ 须知 xūzhī(1) [notice;points for attention]∶关于从事某一活动必须知道的事情考试须知(2) [guide]∶关于某事或某活动的指南性知识或信息游览须知◎ 须知 xūzhī[should know;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必须知道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迎日的意思:(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大戴礼记·公符》:“正月朔日迎日於东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参阅《宋书·礼志一》。(2).向日;随日。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诗:“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巖流。” 唐 王卓 《观北番谒庙》诗:“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迎娶的日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袁洪儿夸郎》:“明日吉,便为迎日。”...
造化的意思:◎ 造化 zàohuà(1) [good luck]∶福分;好运气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2) [Nature]∶自然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与造化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