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代馨吾作)
好句题多少。
宫商天半送薰风。
髣髴带来南斗晓星中。
氍毹粉墨分明在。
怕道查楼改。
登场惹起百般愁。
唱戏填词一样泪双流。
词语解释
百般的意思:[释义](形)形容采用多种方法。 [构成]偏正式:百(般 [例句]百般阻挠。(作状语)百般抵赖。(作状语)...
唱戏的意思:[释义]〈口〉演唱戏曲。 [构成]动宾式:唱|戏 [例句]他喜欢唱戏。(作宾语)...
登场的意思:[释义](动)(剧中人)出现在舞台上。 [构成]动宾式:登|场 [例句]演员应该登场了。(作谓语)...
多少的意思:◎ 多少 duōshǎo(1) [how much]∶指量度或数量大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你有多少钱(2) [so much]∶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按多少钱一里收费(3) [somewhat]∶稍微天气多少有些变化(4) [how many]疑问代词(5) 问数量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6) 表示不定的数量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粉墨的意思:◎ 粉墨 fěnmò[make-up] 修饰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后汉书·梁鸿传》...
分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清楚。黑白分明|爱恨分明。(作谓语) (2) (副)明明;显然。他分明来了;怎么没看见。(作状语) [构成]动补式:分〈明 [反义]模糊...
宫商的意思:(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 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2).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清 龚自珍 《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
南斗的意思:(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 张守节 正义:“南斗六星,在南也。”《文选·左思<吴都赋>》:“仰南斗以斟酌,兼二仪之优偓。” 刘逵 注引《天官星占》:“南斗之爵禄,其宿六星。” 清 袁枚 《新齐谐·飞星入南斗》:“君辈不知天文者,虽见飞星入南斗亦无害。” 郭沫若 《南海劳军》诗:“天际 雷池 谁敢越?酌将南斗寿京华。”(2).借指南方,南部地区。《隋书·高帝纪上》:“ 尉迥 猖狂,称兵 鄴邑 ,欲长戟而指北闕,强弩而...
霓裳的意思:◎ 霓裳 nícháng[Nichang]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氍毹的意思:◎ 氍毹 qúshū[woollen blanket] 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厅正面屏开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锦绣桌帏,妆花椅甸。——《金瓶梅词话》...
惹起的意思:引起。 宋 戴复古 《钓台》诗:“平生误识 刘文叔 ,惹起虚名满世间。”《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心婚 妲己 贪淫色,惹起朝野一战争。” 茅盾 《子夜》十九:“ 吴荪甫 的来到,竟没有惹起任何人注目。”...
双流的意思:◎ 双流 shuāngliú[double-current] 当发送电报信号时,利用反向电流以使信号从传号状态变到空号状态...
填词的意思:[释义](动)按照词的格律作词,因为必须严格地按照格律选字用韵,所以叫做填词。 [构成]动宾式:填|词 [例句]这首曲子没有完成;需要填词。(作谓语)...
天半的意思:◎ 天半 tiānbàn[sky]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薰风的意思:(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
一样的意思:◎ 一样 yīyàng[ same;identical;alike] 同样...
霓裳舞的意思:即《霓裳羽衣舞》。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宋 乐史 《柘枝谱》:“ 汉 则《巴渝女舞》, 晋 则《白紵舞》、《幡舞》、《肩舞》, 唐 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参见“ 霓裳羽衣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