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生下第
明 · 吴俨
壮岁才名已不羁,儒冠误子亦多时。
从知照乘珠难售,方信千钧弩独迟。
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动乡思。
何年挟策重来此,折取蟾宫第一枝。
从知照乘珠难售,方信千钧弩独迟。
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动乡思。
何年挟策重来此,折取蟾宫第一枝。
鉴赏
这首诗《送邓生下第》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对友人落榜后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联“壮岁才名已不羁,儒冠误子亦多时。”开篇即点出邓生年轻时才华横溢,却因科举考试未能如愿,表达了对邓生才华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的惋惜之情。同时,“儒冠误子”也暗含了对传统科举制度的些许批判,指出其可能对个人命运的束缚。
颔联“从知照乘珠难售,方信千钧弩独迟。”进一步阐述了科举之路的艰难,将邓生比作难以售出的珍宝和迟缓的强弩,形象地表现了他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处境,同时也暗示了对科举制度选拔标准的质疑。
颈联“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动乡思。”转而描写邓生在落榜后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家乡的情景,通过“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思乡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邓生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尾联“何年挟策重来此,折取蟾宫第一枝。”则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邓生,期待他未来能够再次携书卷归来,取得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表达了对邓生未来的美好祝愿与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生落榜后境遇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其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