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父约去年十月还襄阳今已二月矣尚未闻汉上消息因诵旧寄渠诗二首用其韵寄之(其二)
宋 · 饶节
归期小雪已中春,常恐传言远未真。
慎莫锱铢论得丧,政须平等视冤亲。
悬知江海山林士,不中功名富贵人。
闻道扁舟期访我,来时莫带庾公尘。
慎莫锱铢论得丧,政须平等视冤亲。
悬知江海山林士,不中功名富贵人。
闻道扁舟期访我,来时莫带庾公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节写给友人均父的寄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人生价值以及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
首句“归期小雪已中春”,描绘了友人均父归家的季节背景,小雪过后,春天已经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接下来,“常恐传言远未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传言的谨慎态度,担心消息的不准确,流露出对友人安危的深深关切。
“慎莫锱铢论得丧,政须平等视冤亲”这两句,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强调了对待人生得失应持有平和的心态,不应过于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应以平等之心看待世间的一切苦难与不幸。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悬知江海山林士,不中功名富贵人”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的理解与尊重。他认为,无论是生活在江海山林中的隐士,还是不追逐功名富贵的人,都有其独特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不应以世俗的标准来评判。
最后,“闻道扁舟期访我,来时莫带庾公尘”两句,诗人预想友人均父将乘扁舟来访,希望他能保持清白,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染。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期待,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体现,表达了他对纯洁友谊的珍视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