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清公
影相丹崖月,袈裟碧树风。
人皆梦幻耳,世在去来中。
短咏酬长别,芭蕉古院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朝诗人屠滽的《悼清公》表达了对已故友人清公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三年不到此”,透露出诗人与清公已有三年未见,这次相见却已是清公离世,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次句“一到失清公”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清公突然离去的震惊和悲痛。
第三、四句通过描绘清公的影子映照在月光下的丹崖和他身披的袈裟随碧树微风飘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暗示清公虽已逝去,但他的形象和精神犹在眼前。
第五、六句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认为人生如梦,世间万物都在生灭变化之中,清公的离世只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这种哲理性的思考,既是对清公的悼念,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短咏酬长别,芭蕉古院东”,诗人以简短的诗句表达对清公的深深告别,将场景定格在古院东边的芭蕉树下,寓含着无尽的哀思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词语解释
芭蕉的意思:◎ 芭蕉 bājiāo[banana] 芭蕉属( Musa )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可以吃...
碧树的意思:(1).绿色的树木。《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碧树初蕊,緑草含滋。” 唐 杜甫 《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花月痕》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莫近高窗卧听秋。”(2).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 注:“碧,青玉也。”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碧树,玉树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
不到的意思:◎ 不到 bùdào(1) [under;below]∶不足,少于…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2) [nonattendance]∶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3) [not thoughtful enough]∶不周到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长别的意思:(1).永别。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之四:“一挹繒缴痛,长别远无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十载恩情,今长别矣。”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2).久别。 唐 杜甫 《捣衣》诗:“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丹崖的意思:绮丽的岩壁。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丹崖嶮巇,青壁万寻。”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 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
短咏的意思:亦作“ 短咏 ”。吟咏短歌。亦指短小的歌诗。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性既好文,时復短咏,虽是庸音,不能阁笔。”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楼头喫酒楼下卧,长歌短咏迭相酬。”见“ 短咏 ”。...
袈裟的意思:◎ 袈裟 jiāshā[cassock]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梦幻的意思:[释义](名)梦境。 [构成]并列式:梦+幻 [例句]离奇的遭遇犹如梦幻。(作宾语)...
清公的意思:清廉公正。《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清公者,姦慝之所讎也。”《南史·王亮传》:“累迁 晋陵 太守,在职清公,有美政。”...
去来的意思:(1).往来,往返。《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魏书·礼志四》:“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所以皷舞群伦,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2).谓离去而又归来。《史记·孝文本纪》:“与王 兴居 去来,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虽始与 兴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会东少司寇》诗:“乡里却看鬚鬢旧,行藏转觉去来新。”(3).离去。来,语气助词。 南朝 宋 鲍照 ...
一到的意思:(1).到一次。 唐 刘禹锡 《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诗:“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朝来偶一到,又觉景特奇。”(2).犹一来,一经来到。《朱子语类》卷八:“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许地山 《别话》:“一到楼口,那脚步又退后走,不肯下去。”(3).一旦到了。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疗病》:“一到疾痛无聊之际,势必念及私爱之人,忽使相亲,如鱼得水,未有不耳清目明,精神陡健,若病魔之辞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