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大僚赏析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大僚

宋 · 王禹称
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綵服学婴儿。
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

注释

堂上:家中客厅。
尊亲:尊敬的父母。
鹤发:白发。
垂:下垂。
十年禄仕:十年为官生涯。
不相离:始终在一起。
何期:没想到。
膝下承颜:在父母膝下尽孝。
山中:山区或偏远之地。
谪宦:被贬官。
重茵:厚实的垫褥(比喻富贵生活)。
子路:孔子弟子,以贫寒著称。
空:空有。
綵服:彩衣(古代官员或贵族的服饰)。
婴儿:比喻纯真无知。
全家送尔:全家陪你。
随乡荐:随你去偏远的地方。
朝端:朝廷。
献此诗:献上这首诗。

翻译

厅堂之上,父母双亲白发斑驳,陪伴我十年官场生涯从未离去。
未曾想到,我本应在膝下承欢的日子,却成了被贬山中的官员。
像子路那样贫穷无靠,我只能身穿彩衣模仿婴儿般纯真。
全家人都陪你来到这偏远之地,让我把这首诗献给朝廷以表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所作,名为《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大僚》。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和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表达,展现了作者送别弟弟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心境。

首句“堂上尊亲鹤发垂”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一位老者在家中的形象,鹤发垂指的是老人的头发已然花白,这是一个家庭温馨、代际和睦的场景。紧接着,“十年禄仕不相离”则说明了作者与弟弟长久以来一直未曾分离过,共同经历了十年的时光。

第三句“何期膝下承颜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那些在父母膝下接受教诲、享受家庭温暖的日子。然而,“却是山中谪宦时”则转而描绘出作者目前处于一种被贬官隐居的境遇,山中生活与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未有重茵如子路”表达了对古人子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孝著称)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自己弟弟尚未成名的情况表示慰藉。接着,“空披綵服学婴儿”则是在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弟弟即将踏入仕途、开始学习成人礼仪的期望。

最后两句“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展示了整个家庭对于弟弟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支持与鼓励,以及作者亲自为弟弟送行并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弟弟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期望,以及自己隐居生活中的淡然自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