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五首用杨孟载韵(其二)
傍竹看山行怕晚,对花临水坐伤春。
拟将兰棹为渔父,未许桃源避俗人。
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蘋。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晋的《晚春五首用杨孟载韵(其二)》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年来疏散任清贫”,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生活选择。接下来的“藜杖荷衣白葛巾”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朴素的装扮,杖藜而行,衣着简朴。
“傍竹看山行怕晚”写出了诗人喜欢在竹林间漫步,欣赏山水,然而又担心天色渐晚,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花临水坐伤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景时的感伤情绪,春天的美景反而触动了他的哀愁。
“拟将兰棹为渔父”表达了诗人向往渔夫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能远离尘世的纷扰。“未许桃源避俗人”则暗示了诗人虽然有隐逸之心,但并未完全脱离世俗,仍有所留恋。
最后两句“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蘋”以景结情,诗人回首过往,寻找那超脱尘世的仙境,却只见江边萍藻随风飘荡,象征着理想中的宁静生活已经遥不可及,只剩下了现实中的半江春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接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失落,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词语解释
白葛的意思:(1).白夏布。 唐 杜甫 《送段功曹归广州》诗:“ 交趾 丹砂重, 韶州 白葛轻。” 唐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谁如 南浦 傲烟霞,白葛衣轻称帽纱。”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2).蔓草。白兔藿的别名。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六三:“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宋 刘子翚 《有怀》诗之十:“篮舆梦想行山处,白葛花开细雨中。”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白兔藿》。...
避俗的意思:(1).避世隐居。 唐 杨凭 《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 秦 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元 卢挚 《渊明归来图》诗:“亡 秦 扶 汉 声隆隆, 渊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二回:“这一所住宅,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2).指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餘。”(3).舍弃旧俗。参见“ 避俗趋新 ”。...
东风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春风。 (2) (名)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构成]偏正式:东(风 [例句]东风压倒西风。(作主语)...
葛巾的意思:◎ 葛巾 géjīn[ko-hemp cloth scarf] 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 周瑜寨中。——《三国演义》...
葛巾的意思:◎ 葛巾 géjīn[ko-hemp cloth scarf] 古时用葛布做的头巾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 周瑜寨中。——《三国演义》...
荷衣的意思:(1).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吕延济 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 招贤会有时。”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2).指旧时中进士后所穿的绿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荷...
回首的意思:[释义](1) (动)把头转向后方。 (2) (动)〈书〉回顾;回忆。回首往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回|首...
兰棹的意思:兰舟。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玉牕之归步愁举,兰棹之移声忍闻。” 唐 张松龄 《渔父》词之八:“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鱸鱼不钓名。”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书房私会》:“谁料渔人冲波使兰棹,雄向沙头困,雌向溪边遶。”参见“ 兰舟 ”。...
藜杖的意思: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晋书·山涛传》:“ 魏帝 尝赐 景帝 春服,帝以赐 涛 ,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叙饮》:“藜杖西山且挟书,蹉跎光景徂。” 陈毅 《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诗:“ 延水 波涛翻骇浪,一灯藜杖送人归。”...
年来的意思:(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清贫的意思:[释义](形)贫穷。 [构成]并列式:清+贫 [例句]家道清贫。(作谓语)...
山行的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伤春的意思:(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 司空曙 《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 楚 客独伤春。” 唐 朱绛 《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 惜春 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2).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 声子...
疏散的意思:[释义](1) (形)疏落。疏散的村落。(作定语) (2) (动)把原来密集的人或东西散开;分散。疏散人口。(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疏+散 [同音]舒散...
俗人的意思:◎ 俗人 súrén(1) [layman]∶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2) [mediocre person]∶平庸的人;庸俗的人(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桃源的意思:(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赌博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
无处的意思:(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仙踪的意思:(1).仙人的踪迹。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都门》:“名山不远,访仙踨烟霞宿缘。” 清 胡会恩 《珠江杂咏》诗:“ 穗石 仙踪古, 花田 粉泽妍。”(2).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应召赴京者的行踪。 唐 刘禹锡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诗:“雷雨江山起卧龙, 武陵 樵客躡仙踪。十年 楚 水枫林下,今夜初闻 长乐 鐘。”...
渔父的意思:◎ 渔父 yú fǔ[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