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西湖暮春赏析

西湖暮春

宋 · 陈允平
云山叠叠树重重,浙水迢遥客梦中。
啼鴂数声春去日,落花满地夜来风。
松关鹤立吟坛静,竹院僧眠丈室空。
明日马蹄何处所,夕阳芳草画桥东。

拼音版原文

yúnshāndiédiéshùzhòngzhòngzhèshuǐtiáoyáomèngzhōng

juéshùshēngchūnluòhuāmǎnláifēng

sōngguānyíntánjìngzhúyuànsēngmiánzhàngshìkōng

míngchùsuǒyángfāngcǎohuàqiáodōng

注释

叠叠:形容山峦重叠。
重重:形容树木茂密。
浙水:古代中国浙江的别称,这里指代远方的水域。
啼鴂: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厉,常象征哀愁或春天的逝去。
松关:松木建造的关隘,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丈室:僧人的住处,一丈见方的禅房。
明日马蹄:预示着未来的行程。
夕阳芳草: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黄昏景色。

翻译

层层叠叠的云山和茂密的树林,都在我遥远的梦境中浙水边浮现。
春天离去的日子里,几声杜鹃啼叫,夜晚的风带来满地凋零的花朵。
在静谧的松关旁,白鹤独立于诗坛,竹林中的僧人沉睡在空荡荡的禅房。
明天的马蹄声将在何处回响?我想那会是在夕阳映照、芳草如画的桥头东方。

鉴赏

这首宋诗《西湖暮春》描绘了诗人对西湖暮春景色的深深感慨。首句“云山叠叠树重重”,以叠词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湖周围的山峦叠嶂与茂密树林,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次句“浙水迢遥客梦中”,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身处远方,西湖的美景只能在梦境中萦绕。

第三句“啼鴂数声春去日”,通过杜鹃鸟(啼鴂)的哀鸣,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时光匆匆。第四句“落花满地夜来风”,进一步渲染了暮春的凋零景象,花瓣随风飘散,显得凄美而寂寥。

第五、六句“松关鹤立吟坛静,竹院僧眠丈室空”,通过描绘松关、鹤立、吟坛和空荡的禅房,传达出一种宁静而超然的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西湖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明日马蹄何处所,夕阳芳草画桥东”,以设想未来画面收尾,想象自己离去后,马蹄声消失在夕阳映照下的芳草与画桥边,给人留下无限遐想,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暮春的景致,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