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上人游庐山
宋 · 释德洪
少年四方志,一杖馀氎巾。
朝来过微雨,扁舟买南津。
庐山冠天下,况复当青春。
遥知泊星渚,云开苍翠新。
相看发一笑,瀑布垂天绅。
虚汉清月上,山空无四邻。
应怀千载姿,坐榻空埋尘。
兴来得好语,录寄北山人。
朝来过微雨,扁舟买南津。
庐山冠天下,况复当青春。
遥知泊星渚,云开苍翠新。
相看发一笑,瀑布垂天绅。
虚汉清月上,山空无四邻。
应怀千载姿,坐榻空埋尘。
兴来得好语,录寄北山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历庐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庐山四季之美,尤其是春天景色的独特感受。
首句“少年四方志,一杖馀氎巾”以“少年”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中主人公的年轻气盛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通过“一杖”和“馀氎巾”的简朴行装,表现了他朴素而坚定的旅行态度。接着,“朝来过微雨,扁舟买南津”描绘了清晨细雨中的出行情景,扁舟轻盈地驶向南方渡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庐山冠天下,况复当青春”两句直接赞美庐山的壮丽景色,将其比作天下之冠,再强调正值春日,景色更加迷人。接下来,“遥知泊星渚,云开苍翠新”则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展现庐山在云雾散去后,展现出清新脱俗的绿色山峦,仿佛一颗颗星星点缀在湖面上,形象生动。
“相看发一笑,瀑布垂天绅”描绘了诗人与庐山的亲密接触,瀑布如同天边的丝带,既壮观又神秘,引发了诗人的会心一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虚汉清月上,山空无四邻”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月亮升起,山间一片寂静,只有诗人与自然为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应怀千载姿,坐榻空埋尘”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庐山悠久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兴来得好语,录寄北山人”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即在游览庐山时激发了灵感,想要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寄给远方的朋友,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四季变换、自然景观以及历史人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