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宋 · 苏轼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奼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馀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奼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馀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注释
霏霏:形容云雾稀疏。杖藜:藜杖,拐杖。
柯丘:地名,可能指海棠生长的地方。
谁敢侮:无人敢轻视或冒犯。
卯酒:卯时(上午5-7点)的酒。
闭门:关门独处。
写真:画像。
东坡:苏轼的别称,此处指他的作品。
农工:农夫。
卧开:花开得开放。
鵁鶄:水鸟,鸭子。
韩家圃:韩姓人家的菜园。
辘轳:井上汲水工具。
娅奼:形容女子美好。
落景:落日余晖。
孤城:孤立的城市。
洗足眠:洗脚后入睡。
三更雨:深夜的雨。
所向:所追求的方向。
兹游:这次的游玩。
岂弟君子:和乐的君子。
翻译
稀疏的云层无法成雨,清晨我拄着藜杖走进千花盛开的地方。柯丘的海棠我曾写过诗,独自在深林中笑,无人敢轻视我。
三杯卯时的酒让我在小路上沉醉,春眠直到中午。
竹林中的老者不读书,留下我关门独处,无人教导。
檐下的枳树粗大如十围,素壁上画的蛟龙仿佛在飞舞。
苏东坡当年建的池塘如今有多深?我带着酒去慰劳农夫们的辛劳。
离开这里,沿着流水往东门走,废弃的墙边野花无人照料。
桃花李花为谁开放?鸳鸯鸟互相依偎,娇媚动人。
打开酒壶坐在草地上劝行路人,哪怕衣衫沾满泥土也在所不惜。
我们一起走过春草亭,敲门进入韩家菜园。
井口的辘轳绳已断,秋千悬空,人去哪儿了呢?
小桃枝映入眼帘,但无人应门取浆。
登上古老的高台,面对断崖,雪花漫天,令人迷茫。
故人赠我玉叶羹,但水冷烟消,无人烹煮。
艰难地踏着烛火下山,隔着花丛听到悦耳的话语。
跟随夕阳尽享剩下的酒,靠近孤城找到一座僧舍。
主人劝我洗脚安睡,无需听钟鼓声。
明日门外泥泞一尺,我才明白昨晚三更的雨有多大。
一生追求无一实现,这次游玩为何老天不阻挠。
我深知朋友不会永远困厄,和乐君子是神明所赐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即兴游宴之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生乐趣的赞美。
首先,“薄云霏霏不成雨”描绘了一种微妙的天气,既没有大风暴雨,也只是轻柔的云层。接着“杖藜晓入千花坞”,诗人手持拐杖,早晨步入满是鲜花的小山谷,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诗人的闲适心境。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轼提到自己有诗作,对待林中的美景心存自得,不为世俗所动。三杯酒足以使人醉,春日午睡也令人沉迷,这些都是对生活的享受和放松态度的体现。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则是诗人的隐逸情怀,不愿意被世俗之事打扰。紧接着,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东坡作塘今几尺”中,东坡是苏轼的别称,这里提到的是他参与修建水利工程的情形。随后,“携酒一劳农工苦”,则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动者的同情和关怀。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游宴生活,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思考。他不惜春衫污泥土,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最后几句,则是对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点滴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它既没有严格的结构,也没有统一的主题,而是由多个小片段组成,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