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三)
宋末元初 · 王奕
神仙无药可医狂,未死男儿未易量。
东海水应随血碧,西山薇亦逐名香。
君臣分义如能尽,天地鬼神终不忘。
自有人心香火在,不消畏垒与桐乡。
东海水应随血碧,西山薇亦逐名香。
君臣分义如能尽,天地鬼神终不忘。
自有人心香火在,不消畏垒与桐乡。
注释
狂:疯狂,这里指过度的野心或行为失常。易量:轻易衡量,意指不能轻易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东海水:比喻广大民众或广阔的势力范围。
碧:形容颜色翠绿,象征忠诚或激昂的情绪。
西山薇:古代隐士常居之地,比喻名誉或理想。
名香:象征名誉或声望。
君臣分义:君主与臣子之间的职责和忠诚关系。
人心香火:比喻人们对信仰的虔诚和敬仰。
畏垒: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
桐乡:可能指具体的地方,也可能象征敌对势力。
翻译
神仙也无法治愈疯狂,活着的男子不可轻易估量。东海的水会因热血而变碧绿,西山的薇草也会追逐名誉的芬芳。
如果君臣之间的道义都能尽善尽美,天地鬼神最终都不会遗忘。
只要人心中的信仰和敬仰仍在,就不必畏惧敌人的壁垒或桐乡的威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坚定情谊的赞美之情,以及面对乱世时保持高尚品德不屈服的决心。
“神仙无药可医狂,未死男儿未易量。”这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神仙也难以治愈人们内心的狂乱和迷失,而真正的男子汉即便面临死亡也不轻易屈服于命运。
“东海水应随血碧,西山薇亦逐名香。”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东海之水如同英雄的鲜血般纯洁无瑕,而西山上的野花则承载着美好的名字和芳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赏。
“君臣分义如能尽,天地鬼神终不忘。”这两句强调了君子之道,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也应该坚守君臣之间的正义,如同天地间的规则和鬼神所尊崇的一样,是绝不会被遗忘的。
“自有人心香火在,不消畏垒与桐乡。”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心怀高尚品德之人的赞扬,他们的心灵如同清香的火焰,始终存在,不会因为世俗的畏惧或是特定的地域(畏垒、桐乡)而有所减损。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人格坚守的赞美,以及面对乱世时保持不屈的精神状态,展现了诗人王奕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