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山人公临卜筑阳羡赋寄一首
明 · 王世贞
京洛饶贤贵,吴会富华腴。
虽复堪身筴,要非中所愉。
仰希上皇风,俯卜静者庐。
荆渚无浊流,阳羡有幽区。
山自离墨来,溪由罨画舒。
以兹耕蚕业,不复废诗书。
春问茶女茶,秋逐渔父渔。
朝饥拾野穗,晚供剪畦蔬。
蓬累故何滞,鴳适当更余。
窃从柴桑叟,相为咏移居。
毋使车马知,令汝苍苔疏。
虽复堪身筴,要非中所愉。
仰希上皇风,俯卜静者庐。
荆渚无浊流,阳羡有幽区。
山自离墨来,溪由罨画舒。
以兹耕蚕业,不复废诗书。
春问茶女茶,秋逐渔父渔。
朝饥拾野穗,晚供剪畦蔬。
蓬累故何滞,鴳适当更余。
窃从柴桑叟,相为咏移居。
毋使车马知,令汝苍苔疏。
鉴赏
此诗《俞山人公临卜筑阳羡赋寄一首》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俞山人选择在阳羡之地筑屋定居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首句“京洛饶贤贵,吴会富华腴”描绘了繁华都市的景象,与后文的“荆渚无浊流,阳羡有幽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渴望。接着,“仰希上皇风,俯卜静者庐”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山自离墨来,溪由罨画舒”描绘了阳羡之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离墨山与罨画溪的命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暗示了这里的景色如同水墨画般美丽。接下来,“以兹耕蚕业,不复废诗书”表明了诗人在这里不仅过着农耕生活,还坚持读书写作,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春问茶女茶,秋逐渔父渔”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田园生活场景,春日里询问茶农茶叶之事,秋日则跟随渔夫出海捕鱼,生动展现了诗人与当地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而“朝饥拾野穗,晚供剪畦蔬”则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
最后,“蓬累故何滞,鴳适当更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束缚的解脱,以及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期待。“窃从柴桑叟,相为咏移居”则是诗人向古代隐士陶渊明致敬,希望与俞山人共同过上隐居生活。“毋使车马知,令汝苍苔疏”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这份宁静与隐秘,不受外界打扰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