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惠钵三首(其一)
宋 · 陈师道
当家父子亲分付,不比黄梅万里来。
不解当年明上座,岭头言下却空回。
不解当年明上座,岭头言下却空回。
注释
当家:家庭的主要负责人。父子:父亲和儿子。
分付:吩咐,交代。
黄梅:指黄梅时节,夏季的一个节气。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当年:过去的时候。
明上座:原指佛教中的高僧,这里可能暗指有智慧的人。
言下:话语中,即刻之间。
空回:徒然返回,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翻译
当家的父子亲密地吩咐不同于黄梅时节远道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叔父惠钵三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描绘叔父赠送法器(钵)的情景,表达了对叔父智慧与佛法理解的敬佩以及对自己未能深刻领悟佛法的自省。
"当家父子亲分付",这里的“当家父子”可能指的是叔父在家族中的地位,他亲自交付法器,显示出对后辈的关爱和期望。"不比黄梅万里来",黄梅指黄梅时节,这里暗指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的故事,暗示叔父的赠物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含有深意的佛法传承。
"不解当年明上座",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未能完全理解叔父的智慧和佛法的高深,"明上座"是对高僧的尊称,此处指叔父。"岭头言下却空回",“岭头”可能象征佛法的高峰,“言下”即言语之间,叔父的教诲虽然简洁,但诗人觉得自己并未真正领会,只能空自回味,流露出一种遗憾和自省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小事为切入点,寓含了对佛法的感悟和个人修行的反思,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