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德载双清堂
颇同陶令辞莲社,但学庞公隐鹿门。
醉枕泉香分石脉,吟窗树老出云根。
喜携自有东山妓,好事宁无北海樽。
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
秋风百本篱边菊,夜月三号涧下猿。
未怪频穿康乐屐,可须多羡辟疆园。
题诗我愧词源涸,作记渠能学海翻。
乱后烟霞真得计,静中丘壑要重论。
十年杀气缠伊洛,回首吾庐正断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堂堂:显赫的。忠懿孙:忠诚显赫的后代。
陶令:陶渊明。
莲社:莲花社(指隐居生活)。
庞公:庞德公。
鹿门:鹿门山(庞德公隐居之地)。
东山妓: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
北海樽:醇酒。
炼丹井:修炼仙丹的地方。
洗头盆:隐士生活象征。
秋风:季节。
篱边菊:菊花。
康乐屐:谢安的木屐,象征闲适生活。
辟疆园:奢华园林。
词源涸:才思枯竭。
学海翻:学识丰富。
烟霞:山林隐逸。
丘壑:山水。
伊洛:伊水和洛水。
断魂:心神悲痛。
翻译
谁能认识这忠诚显赫的后代,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他颇似陶渊明退出莲花社,只学庞德公在鹿门隐居。
醉卧时泉水香气从石缝渗出,吟诗时窗外老树根深入云霄。
喜欢带着美酒,就像谢安有美女相伴,美好的事物怎能没有醇酒相伴。
修炼仙丹要依靠炼丹井,登山不要接近洗涤头发的盆子。
秋风吹过,百本菊花在篱笆边盛开,夜晚听到涧下猿猴三次哀鸣。
我不必羡慕康乐公的闲适生活,也不必向往辟疆园的奢华。
写下这首诗,我自感才思枯竭,而他却能写出如海般浩瀚的文字。
战乱之后,他选择隐居山林,这是真正的智者之选,静谧中的山水要重新审视。
十年战火弥漫伊水和洛水,回望我的小屋,心中充满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处权所作,名为《题钱德载双清堂》。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典籍的引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从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谁识堂堂忠懿孙,至今人物典刑存”即点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忠诚与正直之士的敬仰,以及对其事迹记载的赞赏。接着,“颇同陶令辞莲社,但学庞公隐鹿门”两句,则是作者以历史上的文学家、隐逸自况,表达了自己对于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
“醉枕泉香分石脉,吟窗树老出云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享受生活的情景。水声、花香与古木交织成一副生动图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体悟。
“喜携自有东山妓,好事宁无北海樽”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里的“东山妓”与“北海樽”可能象征着特定的文化记忆或个人情感。
“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珍惜和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秋风百本篱边菊,夜月三号涧下猿”则是景色与情感的交融,通过菊花和猿猴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未怪频穿康乐屐, 可须多羡辟疆园”中,“康乐屐”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而“辟疆园”则象征着更广阔的空间或精神世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敬畏之情。
最后,“题诗我愧词源涸,作记渠能学海翻。乱后烟霞真得计,静中丘壑要重论”几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永恒主题的探索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沉思与追求,以及他对于个人生活、历史记忆和自然美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