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对月
宋 · 强至
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
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
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
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
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
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玉盘:比喻皎洁的月光或明亮的水面。海面:指广阔无垠的海洋。
闲云:形容悠闲自在的云彩。
即时收:形容云彩变化迅速。
山川表里:山川内外,形容地域广大。
遗照:遗漏的光辉。
孙相阁:可能指有雅致的居所或文人雅士。
庾公楼:可能指历史上有高雅情趣的人物庾信的居所。
化笔:指绘画或写作。
洛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翻译
洁白的玉盘从海面升起,一片悠闲的云彩瞬间被收起。山川内外都沐浴在这明亮的照耀下,天地之间是否也如平常的秋季一般宁静。
清幽的景色仿佛只属于孙相阁那样的雅致之地,高尚的情怀更是属于庾公楼那样的名士之楼。
暂时放下手中的画笔,将美景融入诗句中,让这些美好不会随洛水流逝而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中秋月夜景象。首句"白玉盘从海面浮"以皎洁的明月比喻为海上浮起的白玉盘,形象生动。次句"闲云一点即时收"则写云彩如点,恰好遮掩了月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山川表里无遗照"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连山川大地都被照得通透无余。"天地寻常可是秋"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时节的深深感慨,寻常的天地之间,却蕴含着浓厚的秋意。
"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将月夜的美景与历史人物的雅兴相联系,孙相阁和庾公楼都是历史上有高雅情趣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月夜清景的欣赏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最后两句"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句之中,感叹这美好的月夜景色能暂时缓解他的文思,但这种情感将如同洛水般长久流淌,永不消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