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陈茂卿赴兴国教授赏析

送陈茂卿赴兴国教授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彭城陈师道,三州一学官。
高文曾苏敬,伟节章赵叹。
百世有斯人,嫡孙承后山。
君材中梓漆,壤错榛与菅。
藻芹味苦淡,辄当粱肉餐。
莫终三釜养,竟堕一毡寒。
荣枯数前定,出处身两难。
腐鼠或青冥,枳棘栖孔鸾。
升高足易蹶,恬处寝亦安。
逆君散花洲,西上捲雪滩。
睹比第一义,子佩正聚观。
士方从北学,音已变南冠。
俎豆器疑朴,诗书味转酸。
何人力不变,此道独追还。
金溪有陆叟,昔仕乾淳间。

拼音版原文

péngchéngchénshīdàosānzhōuxuéguān

gāowéncéngjìngwěijiézhāngzhàotàn

bǎishìsuǒrénsūnchénghòushān

jūncáizhōngrǎngcuòzhēnjiān

zǎoqínwèidànzhédāngliángròucān

zhōngsānyǎngjìngduòhán

róngshùqiándìngchūchùshēnliǎngnán

shǔhuòqīngmíngzhǐkǒngluán

shēnggāojuětiánchùqǐnān

jūnsànhuāzhōu西shàngjuànxuětān

gāopèizhèngguān

shìfāngcóngběixuéyīnbiànnánguān

dòushīshūwèizhuǎnsuān

rénbiàndàozhuīhái

jīnyǒusǒushìqiánchúnjiān

注释

彭城:地名。
陈师道:人名。
三州:三个州。
学官:教育官员。
高文:高雅的文章。
苏敬:人名,指苏轼。
伟节:高尚的节操。
章赵叹:人名,指章仇赵国公。
嫡孙:正统的子孙。
后山:家族的延续。
梓漆:比喻珍贵的才能。
壤错榛与菅:形容出生环境平凡。
藻芹:比喻清淡的学问。
粱肉餐:丰盛的宴席。
三釜养:微薄的待遇。
一毡寒:贫困。
荣枯:荣华与衰败。
出处:出仕与隐居。
腐鼠:比喻困境。
枳棘:荆棘丛。
孔鸾:比喻高贵的人。
升高:登高。
蹶:跌倒。
恬处:淡泊处事。
散花洲:地名。
捲雪滩:积雪的河滩。
子佩:比喻深邃的见解。
聚观:聚集聆听。
北学:北方的学问。
南冠:南方的口音。
俎豆器:祭祀用具。
朴:简陋。
酸:酸涩。
追还:追求恢复。
陆叟:老翁。
乾淳:宋朝年号。

翻译

彭城陈师道,担任三州学官一职。
他的文章如苏轼般高雅,节操如章仇赵国公般伟大,令人赞叹。
千百年间能有这样的人才,他的嫡孙继承了他的家业。
他的才能如同梓木和漆器,珍贵而独特,生于平凡之地。
他的学问虽然清淡如藻芹,却足以替代丰盛的宴席。
不要满足于微薄的待遇,最终会陷入贫困的困境。
命运的荣枯早已注定,出仕与隐居都充满困难。
即使身处困境,如腐鼠一般,也有凤凰栖息在枳棘之中。
登高易跌落,淡泊处事则内心安宁。
他在散花洲告别,向西翻越积雪的河滩。
他的见解深邃,如同第一义谛,众人皆来聆听。
读书人的口音因地域而异,他从北方学来,现在南方口音已变。
祭祀用具看似简陋,诗书之味却更加酸涩。
人力无法改变,唯有他独自追求古道。
金溪有一位陆老翁,曾在乾淳年间为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为好友陈茂卿赴任兴国教授而作的赠别诗。诗中,诗人首先赞扬了陈师道的才学和高尚节操,将其比作苏轼、赵抃等历史上的贤者,期待他能像后山陈慥一样传承家族的美德。接着,诗人以“梓漆”、“藻芹”等意象形容陈茂卿的才华,虽清苦但不失其质朴,暗示他应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

然而,诗人也提醒陈茂卿不要过于追求仕途显达,担心他会因为地位提升而陷入困境,如同孔鸾栖于荆棘。他告诫陈茂卿要知进退,明白荣枯早有定数,仕途与隐居都有其适宜之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茂卿在学术道路上坚持自我,不随流俗的赞赏,以及对他在偏远之地如金溪传播学问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陈茂卿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殷切期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