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承彦卿先生过访,赋此志幸,即次彦翁贻竹宾韵
清 · 夏炜如
十年真悔识君迟,咫尺仙源繫梦思。
北海纵横推妙笔,东坡澹荡有新诗。
幽兰纵为孤芳弃,明镜何曾屡照疲。
争那牙弦生涩甚,竟无流水动钟期。
北海纵横推妙笔,东坡澹荡有新诗。
幽兰纵为孤芳弃,明镜何曾屡照疲。
争那牙弦生涩甚,竟无流水动钟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夏炜如的深厚情谊与欣赏。首联“十年真悔识君迟,咫尺仙源繫梦思”中,“十年真悔识君迟”表达了诗人因认识友人时间较晚而感到遗憾,同时又以“咫尺仙源繫梦思”描绘了两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梦境般的亲密关系。
颔联“北海纵横推妙笔,东坡澹荡有新诗”赞美了夏炜如的文采与才华,将他比作北宋文学家苏轼,暗示其作品如同苏轼的诗歌一般,既有深邃的思想,又有淡泊的情怀,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颈联“幽兰纵为孤芳弃,明镜何曾屡照疲”运用了兰花和镜子的比喻,表达了对夏炜如独特个性的赞赏,即使在孤独中也能保持高洁,如同明镜般不因外界的纷扰而疲惫。
尾联“争那牙弦生涩甚,竟无流水动钟期”则以音乐为喻,感叹于夏炜如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如同琴弦生涩,无法奏出流畅和谐的乐章,表达了对夏炜如才能未尽展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夏炜如的敬仰与欣赏,以及对其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