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小岭(其二)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半日浮生恋翠微,祇于触目可忘机。
凌空鹤去僧无友,渡海云归石有衣。
刍狗烧残泉气热,木稚香阔悟心微。
重来此地频增感,流水声声解讽讥。
凌空鹤去僧无友,渡海云归石有衣。
刍狗烧残泉气热,木稚香阔悟心微。
重来此地频增感,流水声声解讽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小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哲思的融合。首句“半日浮生恋翠微”,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山中绿意的喜爱,仿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宁静。接着,“祇于触目可忘机”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眼前的景致,得以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了净化。
“凌空鹤去僧无友,渡海云归石有衣”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鹤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僧人无友则暗示了世间的孤独与修行的寂寞。云的渡海与石头上的青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永恒,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刍狗烧残泉气热,木稚香阔悟心微”则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烧过的草狗与热腾腾的泉水,以及幼木散发的香气,都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重来此地频增感,流水声声解讽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每一次回访都能带来新的感动。流水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故事,既有赞美也有讽刺,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