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二十二)赏析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二十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峰不作一峰看,青翠瑶篸十万竿。
多半髻螺盘叠叠,白云膏沐湿秋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行途中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一峰不作一峰看”,以峰峦起兴,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独特视角,不以常规眼光审视,而是赋予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接着,“青翠瑶篸十万竿”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青翠的瑶篸,形象地描绘出山峦连绵、绿意盎然的景象,十万竿则强调了山峰之多,给人以壮观之感。

“多半髻螺盘叠叠”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仿佛是盘旋的髻螺,层层叠叠,富有动态美和层次感。这里的“髻螺”不仅指山峰的形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最后一句“白云膏沐湿秋寒”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以白云的流动与山色的融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秋日氛围。膏沐二字,既形容了云彩的轻柔与润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或许是对自然美景的沉醉,或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秋日江行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