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感三首(其一)
但衿巨海鹏初息,只痛危梁燕未安。
礼聘远闻求颇牧,自强谁解学商韩。
狂言何必惊宾座,且酌黄醅御岁寒。
鉴赏
这首诗《岁暮杂感三首(其一)》由晚清诗人徐兆玮创作,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首句“击筑悲歌行路难”,以击筑和悲歌描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行路难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艰难与复杂。接着,“鲸鳌吞吐倒洪澜”一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社会动荡比作鲸鳌的吞吐,洪澜则象征着社会的波涛汹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但衿巨海鹏初息,只痛危梁燕未安”两句,通过“巨海鹏”的比喻,象征国家或社会的大局稳定,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担忧;“危梁燕未安”则以燕子在危险的梁上飞翔,比喻人民生活尚未安定,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礼聘远闻求颇牧,自强谁解学商韩”两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国家自强不息的期待。其中,“颇牧”和“商韩”分别指古代的名将和思想家,诗人借此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强调了自强的重要性。
最后,“狂言何必惊宾座,且酌黄醅御岁寒”两句,以轻松的口吻结束全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的乐观态度,认为激进的言论不必引起恐慌;另一方面,通过“黄醅御岁寒”这一细节,寓意在寒冷的岁月里,人们应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其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愿景。
词语解释
悲歌的意思:[释义](1) (动)悲壮地歌唱。 (2) (名)指悲哀或哀痛的歌曲。 [构成]偏正式:悲(歌...
宾座的意思:宾客的座位。 清 俞蛟 《梦厂杂著·玉儿传》:“欲登其堂,必执贄;贄不丰,相接亦落落。茶一盂,寒暄数语,即退,不能腆颜久踞宾座也。”...
歌行的意思:◎ 歌行 gēxíng[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歌行的意思:◎ 歌行 gēxíng[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洪澜的意思:巨浪。 晋 郭璞 《江赋》:“ 阳侯 砐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迴。”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但掇其清词丽句,録在西斋;莫穷其巨派洪澜,任归东海。”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是故非耆德大宿,登相家之閫閾,鲜有能涉性海之洪澜,躋智岳于层颠者也。”...
击筑的意思: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 击筑, 荆軻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 明 张煌言 《愁泊》诗:“往事分明堪击筑,浮生那得数啣杯。” 郁达夫 《金缕曲·寄北京丁巽甫杨金甫仿顾梁汾寄吴季子》词:“记离时,都门击筑, 汉 皋赌酒。”...
巨海的意思:1.大海。...
狂言的意思:◎ 狂言 kuángyán(1) [ravings;wild language]∶狂妄的话口出狂言(2) [nonsense]∶胡说...
礼聘的意思:◎ 礼聘 lǐpìn[invite or engage sb.in a polite,respectful way; courteously invite] 以尊敬的方式聘请...
梁燕的意思:梁上的燕。比喻小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颇牧的意思:(1). 战国 时 赵国 名将 廉颇 与 李牧 的并称。 汉 扬雄 《法言·重黎》:“或问 冯唐 面 文帝 ,得 廉颇 、 李牧 不能用也,谅乎?曰:彼将有激也,亲屈帝尊,信 亚夫 之军,至 颇 牧 ,曷不用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苏黄文字》:“与其远想 颇 牧 ,不若暗合 孙 吴 。” 林学衡 《赠人四首·赠苏干宝》诗:“此去先鞭君猛着,中原 颇 牧 好追寻。”(2).名将的代称。《新唐书·毕諴传》:“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 颇 牧 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 明 张居正 ...
商韩的意思:商鞅 与 韩非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如 商 韩 ,六蝨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
岁寒的意思:◎ 岁寒 suìhán[cold season in a year]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吞吐的意思:[释义](1) (动)吞进和吐出;比喻大量地进来和出去。 (2) (动)形容说话或行文含混不清。 [构成]并列式:吞+吐...
危梁的意思:谓高架于山谷间的桥。 唐 罗隐 《升仙桥》诗:“危梁枕路歧,驻马问前时。” 唐 孙棨 《北里志·郑合敬先辈》:“呜呼,有危梁峻谷之虞,则回车返策者众矣。”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三:“ 天门 中断接危梁,玉馆金亭迹渺茫。”...
行路的意思:◎ 行路 xínglù[passerby]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远闻的意思:声名远播。《楚辞·九章·抽思》:“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姜亮夫 校注:“远闻,谓声闻之远也。”...
自强的意思: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史记·留侯世家》:“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唐 李咸用 《送人》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宋史·董槐传》:“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彊,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於俗囿者也。”...
行路难的意思:(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
击筑悲歌的意思:形容心情悲伤,感叹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