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八)赏析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八)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艰难恢复势逶迤,蚁穴何当溃泽陂。
驼马已临迤北路,炮车犹护向南枝。
雷惊犀象牙方长,雨送蛟龙宅屡移。
最喜伏波能整旅,封侯印佩许双垂。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八首,作于八月初二日,当时正值战事频仍之际。诗中描绘了战乱背景下国家恢复的艰难与复杂性,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将领能力的认可。

首联“艰难恢复势逶迤,蚁穴何当溃泽陂。”以“逶迤”形容恢复之路的漫长曲折,以“蚁穴溃泽陂”比喻小处着手,逐步改变战局的策略。颔联“驼马已临迤北路,炮车犹护向南枝。”通过驼马和炮车的行进方向,暗示军队的行动方向和战略部署,表现出战争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颈联“雷惊犀象牙方长,雨送蛟龙宅屡移。”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战争中的紧张局势和变化莫测,犀象牙的生长象征着力量的积累,而蛟龙宅的迁移则暗示战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尾联“最喜伏波能整旅,封侯印佩许双垂。”表达了对能够整顿军队、指挥若定的将领的赞美,期待他们能够取得胜利,获得封侯的荣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