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
宋 · 陆游
睡魔困衰翁,白日坐兀兀。
忽然振衣起,目瞭尚如鹘。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
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龁。
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
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
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
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
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
中原消息断,吾辈何安寝。
世俗苦龌龊,谁与共此功。
安知无奇士,悲歌燕市中。
忽然振衣起,目瞭尚如鹘。
凭高望中原,佳气未消歇。
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龁。
羽林百万士,何日闻北伐。
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
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
坐令河洛间,百郡暗荆棘。
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
中原消息断,吾辈何安寝。
世俗苦龌龊,谁与共此功。
安知无奇士,悲歌燕市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衰翁:年老体弱的人。兀兀: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鹘:一种猛禽。
逆贼:叛乱的贼寇。
昌陵:古代陵墓名,此处代指国家。
羽林:古代皇家禁卫军。
行阙:皇帝的居所,这里指朝廷。
硉矹:形容山势险峻。
封豕:大猪,比喻贪婪的敌人。
荆棘:比喻困难或战乱。
左衽:古代中原以外民族的衣服,这里指外族入侵。
安寝:安心睡觉。
龌龊:污浊,不干净。
奇士:非凡的英雄人物。
翻译
困倦的睡魔缠绕着老翁,白天也坐着昏昏沉沉。忽然间他振作起身,目光犀利如猛禽。
登高眺望中原,吉祥之气仍未消散。
叛贼迟早会受到严惩,这让我痛恨入骨。
寒霜覆盖昌陵,野草间仿佛有胡马啃食。
期待羽林军百万将士,何时能北伐抗敌。
我这个微贱的臣子,职责在身,不敢直呼朝廷。
梦中渡过黄河,太行山峻峭险恶。
战争的痕迹还未洗净,贪婪的敌人侵吞着我们的土地。
让河洛之地满目疮痍,百郡陷入战乱。
管仲虽非帝王辅佐,但他的智慧仍足以扭转乾坤。
中原消息断绝,我们怎能安心入睡。
世道污浊,谁能和我共同承担这样的重任。
谁知没有奇才异士,在燕市的悲歌中等待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困于衰病之中,仍心系国家安危的情怀。首句“睡魔困衰翁,白日坐兀兀”描绘了诗人疲惫不堪的状态,然而他内心并未被疲倦所淹没,反而在“忽然振衣起”时展现出坚韧的精神。
“目瞭尚如鹘”运用比喻,形容诗人即使年迈,目光依然犀利,对中原的形势保持着警觉。接下来,“逆贼稽大刑,痛愤深至骨”表达了诗人对叛逆者的强烈谴责和对国家遭受侵犯的深切痛恨。
“新霜下昌陵,草有胡马龁”以景寓情,暗示了北方敌人的威胁,以及对皇家陵寝的忧虑。诗人期待“羽林百万士”能早日北伐,恢复疆土,而自己作为微臣,只能“贱臣官有守,不敢叫行阙”,表达出无奈和责任感。
“梦中涉黄河,太行高硉矹”通过梦境,展现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想象,以及对战争未能平息的忧虑。“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现状,使得河洛地区陷入荒凉。
最后,诗人感慨“夷吾非王佐,尚足救左衽”,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民族危机的深深忧虑。在中原消息断绝的情况下,诗人发出“吾辈何安寝”的疑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的深刻认识。